和她分手以後,我開始變得更加沉默與孤僻。從那時起,對於我和她的戀情,我徹底絕望了,可是我知道,在這個無法逃避的悲痛當中,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必須嚐試著去接受這個事實,我必須適應這一個人的孤獨生活。於是,我喜歡上了一個人去公園。站在湖邊看那水波一圈一圈蕩漾開去,仿佛那時我的心情也會隨著水波的消散而消散……
在公園內,我常常一不小心就會看到成雙成對的情侶,或是手牽手漫步在林蔭小路上;或是藏身在假山身後相擁相吻著。每當這個時侯,在我的心裏總是會突然顯現出一種很強烈的不平衡感。我羨慕他們,他們的親密,隻使我感到了深深的嫉妒、憤恨與不平……
也不知這樣的日子曾陪伴我度過了有多久。直到我再次呆立在那湖畔看水波蕩漾著的時候,他出現了。
他叫楚誌方,他和我一樣,同樣是身處在了一個為情所困、為情所棄,卻又欲罷不能的困境之中。也正因此,我們兩個同病相憐的大男孩才可以得此機會相識並願意相互傾聽著各自的無奈與不甘。同時,從楚誌方與林雅琪的故事中,我也終於明白了愛情的真諦。
那一天,我仍舊站在湖邊看著水波的一漾一漾而發著呆,也就是那麼一個平凡的下午。具體的時刻我已記不大清了,當時的楚誌方第一次悄無聲息地站在了我的背後問我: “你還位學生?一個人站在這裏發呆,想必是有什麼難解心事吧?”
當時的我,正在凝神回憶著往事,卻不想到就在這個時候有位名叫楚誌方的陌生人會與我搭話。於是我轉過頭開始打量了眼前的陌生人。
隻見對方瘦瘦的,清秀的眉目間透露出絲絲的英氣。也許正是因此,對於他的莽撞我才並沒有產生反感。但是,我的謹慎心理卻並沒有使自己立刻回答他剛剛對我所提出的問題,而是反問他:“你是誰?你認識我嗎?”
聽了我“無理”的反問後,楚誌方並沒有顯得生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告訴我,他和我一樣,常常一個人來到湖畔散心,甚至他比我更早來到了這裏。因為他告訴我,在此之前,他常常在這裏看到發呆的我。
也不知為何,我偏偏對楚誌方有著不合常理的親切與信任。仿佛,他就是另一個我。
或許是因為他為了安慰我,而向我講述了他與林雅琪的那個故事的原因吧。
時光的流逝、歲月的變遷。多少年來,一個個感人肺俯的愛情傳奇逐漸成為了我的畢生所求,它替代了曾經在我腦海中紮根無數的追求和向往。
對於雅琪,如今的我卻隻剩下了滿腔的悔恨和悲哀。
手機上那似乎已被遺忘了的閃爍不止的QQ頭像以及我那滿懷期待的QQ消息曾陪伴我度過了那些滿是空虛、寂寞和無助的時日。
我愛雅琪,可當我拚命想去思念她的時候。可是眼前卻依然隻剩下這孤零零的假山,這棵滿是焦黑並已經凋零了的枯柳已經不會再恢複到像從前那樣的嫩枝垂綠了吧?
在這孤零零、暗黑色的天空下,明明顯示著白色的雲朵卻也顯得這般的黑漆漆、暗淡淡了。同樣,那一閃一閃的繁星卻也顯得這般孤獨,這眼前一切的場景,使我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雅琪的溫柔和善良。
五年前,我便是與雅琪相識在這個清麗而另人陶醉的湖畔……
如今想想,當時的我隻是一個孤寂而又無知的小男孩,那時的我常常會來到這裏,一個人或坐、或站,有時靠著湖邊的欄杆看著湖中的魚兒遊過、嬉戲著而走神;有時盯著湖麵上的水波一圈圈蕩漾而發呆;甚至望著綠湖之上、半空中的燕兒成雙成對,內心中便會感到時而欣慰、時而羨慕,時而內心平靜、時而心中再起漣漪。
“你為什麼總是一個人坐在這裏發呆呢?”雅琪問我。
“嗬嗬,我喜歡感受這裏的風景,我喜歡大自然,它可以排解我內心深處的憂傷!”我回答道。
“哦,那你為什麼會憂傷?”雅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依然不休止地問我。而我呢,卻是比較謹慎,我反問她:“你問這麼多幹嗎?我們又不認識!”
“嗬嗬,我看你這人挺與眾不同的。隻是對你有些好奇而已!”雅琪似乎並不在意,而且她一如既往的用那歌聲般清脆的聲音對我說:“你好,我叫林雅琪!”
對於雅琪的單純,在我的內心,一種不可言說的親近和好感便由然而生。
“你好,我叫楚誌方!”我回答了雅琪對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