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郭靖便在奏請過李清微後,將這些人打散後收編。編入大唐的軍隊。
而禦史台的工作量直接爆炸,因為眼下皇帝太有錢了,很多工程都開工了。
禦史台是監管國家官員的,監管有沒有人貪汙受賄,徇私枉法的。宋慈又是個事無巨細的人,哪怕是一文錢的流向都要給他說清楚。
至於李清微的禦書房也是很忙,最忙的便是處理這些俘虜的蒙古貴戚們的問題。
華箏被李清微賜給郭靖了,雖然黃蓉很不喜歡她,但眼下蒙古帝國分崩離析,她孤身一人又無處可去,於是便將她留在府中,也算是念在她幼時照顧郭靖的恩德。
而其他俘虜的蒙古後妃,公主們。除了幾個年幼的小公主,被他象征性的收入了儲秀宮外。
剩下的李清微的“嶽母”們,也都做了妥善的安置。
而其他的蒙古宗室們,李清微也對他們進行了分封,不過分封完後,李清微沒把他們留在身邊,而是直接扔到了大理。
至於忽必烈,李清微按照之前的想法,將他放回了蒙古,並且重新幫他武裝了一支十萬人的雜牌軍,扶持他做了新任的蒙古大汗。
不過他這個大汗也如李清微之前想的一樣,根本坐不穩。
眼下金頂大帳成了大唐的領土。他這個大汗沒有自己的基本盤。
李清微封的八大王爺,還有老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都不給他麵子。
不過這不是李清微操心的事情了,就讓忽必烈一個人去頭疼吧。金輪法王師徒三人也跟隨忽必烈去了遠東。自此不再履步中原。
曾經的大蒙古帝國,如今被李清微拆分成了八大附庸封國,還有原本的四大汗國和忽必烈的“金頂大帳”,一共十三個國家。
懸在中原王朝頭頂的那把劍已經徹底消失了。
至於遼東的女真,在上次被蒙古人打殘後,便再也無力立國了。在諸葛青雲的授意下,楊永玩了一招“摟草打兔子”,順路就把遼東占領了,然後廢除了金國,將金國的版圖納入到了大唐的領土內,從此受大唐的郡縣製管轄。
對於原本的金國官吏們,李清微是就地任用,至於金國宗室們,跟那些蒙古宗室一樣“流放嶺南”把他們全都扔到大理去做地主老爺。
幾個月內,趙珂,郭芙等人的孩子相繼出生。
除了趙珂與完顏萍給李清微生了兒子外,其他的全都是女兒。
而李清微也立即封趙珂生的嫡長子為太子。賜名李玄睿。
時光飛逝,新生的大唐經過一年時間的修整,已經完全穩定了內部的一切。
隨後李清微便開啟了最後的統一天下的步伐。
他第一目標瞄準的不是南宋,而是吐蕃。
進攻吐蕃的首腦是王平,王平率領大唐的天軍掃蕩吐蕃諸部,所到之處盡皆歸降,不到數月便兵臨布達拉宮,迫使複國不到一年的吐蕃帝國,再度滅亡。
但是李清微並沒有接受吐蕃的和親,求藩封請求。
而是選擇了徹底滅亡吐蕃,不過他滅的是吐蕃的貴族老爺們,大唐的皇帝廢除了吐蕃特有的“農奴製”,將農奴們徹底解放了出來,把那些玩“唐卡”的惡魔,還有剝削農奴的貴族老爺們,統統殺頭了。
吐蕃的農奴,還有一般的百姓們,紛紛稱頌大唐皇帝萬歲。
李清微此時望著自己的“秋海棠葉”地圖。
他的手指點了一下,便開始了最後一步,南下滅宋,統一全國。
隻不過如今的南宋在各地的農民起義之中,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
南宋本就不大的半壁江山,一下子出來了二十多個“割據政權”,有些甚至自立為帝。
大唐統一南宋的戰鬥,與其說是收複失地,倒像是去幫南宋平叛的。
不過這些叛匪們,在大唐天軍的麵前根本不堪一擊。二十多個自立為王的割據政權,盡數被大唐天軍剿滅。
而且南宋的其他地方見到大唐天軍,紛紛倒戈投降。
最後隻剩下一城沒有攻下,那便是南宋的首府臨安城。
趙禥等人便困守在城中,不過有專門的人去勸降了。
而勸降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禥的親生女兒紫薇帝姬趙珂,趙禥的父親榮王趙與芮。
自從各地的農民起義烽煙起的時候,老叔公榮王殿下便已經知曉大宋要完了。
與其讓這個天下紛亂,倒不如重新讓其歸於一統。於是榮王便跟隨趙珂前往了臨安城勸降。
不過能說動榮王拋棄祖業的人,還不是親孫女趙珂,而且外重孫子,大唐太子李玄睿。
沒有哪一個老人能拒絕一個重孫輩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