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兩家的孩子眼看著都快成半個大人了,關係好的自然是不用說。在初中的學校裏,兩人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在全校前幾名。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都這麼好,多多少少給兩家的大人都帶來一些欣慰,畢竟兩家大人這麼多年來的辛苦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到現在至少還算完美,沒有多少失望。
徐非和陳希的爸爸們以前是想好好念書,但是偏偏遇上十年*的年代,用他們的話說,整天隻知道喊什麼“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口號,隻用背好毛主席語錄就可以了,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即使做也做不了。大好光陰被一個錯誤的時代潮流給耽擱了。但還好在兩人的思想比較活躍,能夠及時跟上改革開放的時代步伐。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下海經商成為熱潮,許多年下來已經打造了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徐,陳兩家的父母就是其中的弄潮兒之一,雖然這麼多年下來並沒賺到太多的錢,但是相對一些僅靠種地養殖的人來說,生活物質方麵還是要比他們強的多,手上也相對來說寬裕很多。
可是僅靠做生意也畢竟有風險在裏麵,服裝品生意做到這幾年市場的需求已經飽和了,廣東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銷售基地了,這邊的服飾產品樣式多樣化,求新求快且量大,又能及時跟國際市場搭上話,很能適應變化多端的市場需求點。所以導致內地市場,無論在產品質量,款式,還是價格方麵已經都處在了競爭劣勢。徐,陳兩家的爸爸麵對這種形勢不是不清楚,同時也使他們明白,隻有尋求穩定的工作,享受國家的福利待遇才是出路。但現在靠他們去追求已經不可能了,所以這份希望就隻好寄托於孩子身上了。但是孩子們是不是也這麼想呢?就很難能講清楚了,畢竟兩代人肯定是有代溝的。
因為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陳希的父親決定嚐試向廣東轉移,順便尋找一些新的經營思路。他的想法得到老婆的支持,於是家裏的事全由陳媽媽料理,包括照顧陳希及幾位老人,妻子也明白隻有給丈夫一個放心的大後方,他才好安心去發展事業。所以就連今年陳希參加中考,陳爸爸也沒有時間回來,隻能打回電話問一些關於考試的情況,並在電話裏頭不斷說一些鼓勵的話。陳希也十分懂事,知道爸爸很忙,也不過份表現的嬌氣和孩子氣,反倒支持和鼓勵爸爸要全心全意做好事業。父女倆在電話裏這樣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同時又暗下打賭,看誰能先將手上的學業或事業取得成功。每次都是說著說著才依依不舍的放下電話。
徐非的爸爸也是想找點新思路,新點子而扭轉當前的形勢,通過一些途徑承包了一項修橋的工程,但是哪知看人看走眼,工程在五月完工後,政府撥下來的款子被中間人私吞跑路了。為這事徐家再也沒有安寧過,父母的爭吵再也沒有停過。這次的失誤,徐非的爸爸原本就十分的內疚,再加上妻子的責怪和不斷的抱怨,心裏承受的壓力太大,造成性情大變。徐家往日的歡樂和睦從此一去不複返。
據初步計算,承包費,所有建築材料支出及工人工資等等差不多有五萬之多。這筆錢按當時當地消費水平相對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所以,徐非的媽媽根本就無法原諒他的爸爸,更何況當初她還不斷提醒過,要提防那個“麻子”,知人知麵不知心的話不知說過多少遍,就是聽不進去,結果還是被這個“麻子”給騙了。一氣之下,徐爸爸跑回江城,在自己服裝店子呆了整整兩個月沒有回過一次家,電話也沒有打過一個,即使是兒子的考試情況也沒有過問,他是實在沒有心情去問。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就是中考成績公布的時候,這天徐非正在自己這個無政府狀態下的家裏聽著吉祥鳥節目,自從爸爸走後這兩個月裏,媽媽回了外婆家也很少回,他幾乎每天都去陳希家裏吃飯。這時陳希手上拿著兩封信一蹦一跳地進來,口裏不停叫著“非非哥,錄取通知下來了!”聽到此話,徐非立刻從房內跳了出來,一把接過信立馬拆開來看。錄取通知書是市重點第二中學寄過來的。徐非和陳希都憑優異的成績被錄取了,是市二中,省重點中學,在今後的三年裏如果不出什麼意外,上一所好大學應該不成問題。兩人高興的手拉著手直蹦直跳,就差要抱在一起了,如果是小時侯還可以,可如今兩人都長大了,有些過分親密的動作反而不能做了。陳希紅著臉高興地說:“今天一定要媽媽給我們做頓好吃的,然後打電話叫爸爸回來。”同時又對徐非說:“非非哥,你也該給叔叔阿姨他們打個電話,讓他們也高興一下。”徐非忙收起剛才的高興勁,低頭想了一下回答說:“好吧,這麼久沒見還真有點想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