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劍仙的資料(2 / 3)

徐長卿悔極隱退,任長老常浩為掌門;南宮父子被常浩趕出蜀山;司徒鍾因政見不同、回護南宮父子,被逐出蜀山派(其後數年,在獨孤宇雲力柬下,司徒鍾重回蜀山修煉)。

宋哲宗元祐元年丙寅(1086)

一魔尊危害人間,仙劍派二十四代掌門常浩欲以36天罡劍陣對付魔尊。由於魔族掌旗使孔麟奸計,師弟薑清入鎖妖塔。常浩大怒,命數十精銳弟子入鎖妖塔追殺薑清與月柔霞。司徒鍾阻止未果,結果精銳部隊全滅,司徒鍾黯然下山。司徒鍾的離去導致餘下弟子良莠不齊,更無法湊齊人數,所以用35劍陣欲將魔尊封印。而魔尊將其力量灌注在三魔器中,送出五華山,35人亦因魔尊之反撲全部喪生。常浩引咎辭職。新掌門立下蜀山弟子不得入鎖妖塔門規。

宋約元祐七年壬申(1092)

獨孤宇雲以二十六代身份掌門蜀山。

宋徽宗年間

宋徽宗崇寧四年甲申(1104)趙靈兒因兩族糾紛被黑苗石長老強行帶走。隨後石遭遇白苗蓋羅嬌,雙方血戰,死傷殆盡。趙靈兒被劍聖獨孤宇雲誤會為主凶,帶上蜀山,投入鎖妖塔。李逍遙、林月如二人在司徒鍾協助下上蜀山。與獨孤談判失敗後,李、林遂殺入塔底,救靈兒,滅鎮獄明王,毀鎖妖塔。

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1112)

蜀山掌門李逍遙被吸入幻畫卷軸,後被王小虎一行所救。

編輯本段蜀山組織結構

掌門

蜀山最高權利者。由上一代掌門指定繼任。原本無其他限製,因第七代掌門因情而出走隱居,造成蜀山群龍無首而大亂,此後便有了隻有出家弟子才能擔任掌門的門規。

曆代掌門繼任之時,可通過“天視地聽”和已經成仙的初代掌門溝通,了解蜀山隻有曆代掌門才能了解的秘密。

長老

掌門接任後,比掌門輩分高和同輩分的弟子都有擔任長老的資格,一般掌門會分封十數個或數十個長老,有些是尊稱,有些領有實權,輔佐掌門處理門派事務。

領有實權的長老包括以下幾個職位:

真武長老:掌管武術類修煉體係中的功夫傳授、整理、創製。弟子降妖伏魔事務管理,鎖妖塔相關防衛工作。

玄氣長老:負責練氣類功法傳授,蜀山曆史文獻整理等工作。

元神長老:負責養神類功法傳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情報工作。

律德長老:負責蜀山弟子品行、功過評定,對賞罰提出建議,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務管理。

長老:沒有具體的職位和負責事項,有些並不居住在蜀山,而是雲遊在外。

弟子

蜀山弟子:新入門的弟子對外統稱“蜀山弟子”,此時的任務就是修煉,一般不參與蜀山政事,也很少承擔降妖職責,原則上沒有師父的陪伴或特許,不能單獨下山行動,無論俗家還是出家弟子都是如此。此時的蜀山弟子,隻能選擇習武、煉氣、養神三項當中的一項進行修煉。

入門弟子:當一個蜀山弟子修煉到一定程度並取得師父和掌門認可後,成為入門弟子。此時會被分配到各個長老轄下,承擔一定的工作。同時,師徒的關係開始鬆散,弟子可向任一長老求教學習任何蜀山修煉方式。升級到入門弟子,在蜀山內部通常也稱“出師”。

入室弟子:由每個長老在入門弟子中自行遴選產生,一般每個長老隻選擇1~2名,作為重點培養,將自身絕學傾饢相授。被視做該長老的接班人。

蜀山收徒一看緣法,二看慧根,三看人品,收徒比較嚴謹,有時會經過重重考察。

蜀山收弟子可以隨時要求出家為道,但一旦為道的弟子要還俗,必須離開蜀山,對外不可再自稱蜀山弟子,但原有修為如果不被濫用,一般也不會被剝奪。

觸犯門規的弟子會被逐出蜀山,視情節輕重會有剝奪修為的懲罰。

附遊戲三代中蜀山門人輩分:清→常→守→寧,獨孤宇雲和司徒鍾屬於寧字輩。

編輯本段曆代蜀山掌門

此為遊戲中出現或提及的蜀山掌門之簡介

第一代掌門:曾進入過地脈、接受天帝指引,蜀山第一個成為仙身的人、曆代掌門繼任之時,可通過“天視地聽”和已經成仙的初代掌門溝通,了解蜀山隻有曆代掌門才能了解的秘密。

第三代掌門:紀錄鎮妖劍的來曆,並在西晉末年,薑國故宮被發掘,魔劍重見天日,以鬼力擾亂人間,被其蜀山掌門俘獲……

第五代掌門:相傳煉製蜀山密藏丹藥─赤雪流珠丹,傳世僅有三顆。

第七代掌門:因情而出走隱居,造成蜀山群龍無首而大亂,此後便有了隻有出家弟子才能擔任掌門的門規。但此後的掌門徐長卿、李逍遙並非出家弟子。

第十二代掌門:聯合當時的十長老製作降妖譜,並將一部分被證實為外道的修練方法列為禁術。

第二十二代掌門:清微

代理掌門:蒼古*

第二十三代掌門:徐長卿

第二十四代掌門:常浩

第二十六代掌門:獨孤宇雲

第二十七代掌門:李逍遙

注:*清微逝後徐長卿上任前,掌門之位暫缺,掌門之職由蒼古代理。

編輯本段蜀山修煉係統

習武

[禦劍]

最基本和最常見的蜀山仙術,是通過氣而操縱劍淩空飛行,具有強大殺傷力,是每個弟子都必須掌握的仙術。

[咒術]

應用咒語祈請神明、詛咒鬼蜮的一種方術。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達到除邪消災、逢凶化吉的目的。

[符籙]

符和籙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符籙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

[禁術]

又稱“禁法”。“禁”有禁止、禁錮、遏製之意。可遏製鬼物、毒蟲猛獸和驅治疾疫。

煉氣

[存思]

一名“存想”。閉合雙眼或微閉雙眼,存想內觀某一物體或神真的形貌、活動狀態等,以期達到集中思想,去除雜念,進入氣功能境界。

[守一]

其主旨為守持人之精、氣、神,使之不內耗,不外逸,長期充盈體內,與形體相抱而為一。以為修習此術,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久視。

[行氣]

亦稱煉氣、食氣、服氣。道教早期修煉方術之一。是指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而往往輔以導引、按摩的養生內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內息法兩大類。其重點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養我之體,攻我之疾,從而延年益壽。

[導引]

是修煉者以自力引動肢體所作的俯仰屈伸運動(常和行氣、按摩等相配合),以鍛煉形體的一種養生術,屬氣功中之動功。

養神

[內視]

又稱“內觀”。是一種淨心止念的方術。“內視遠聽四方,令我耳目注萬裏之外。久行之,亦自見萬裏之外事。”

[存神]

亦名“思神”,意謂存思人體之中、天地之間各種“神靈”。

[辟穀]

又稱“卻穀“、“斷穀”、“絕穀”、“休糧”、“絕粒”,即不食五穀雜糧。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同時,人體中有三蟲,專靠得此穀氣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