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田納西大學的小前鋒科裏·阿倫頂了過來。
看這架勢,是要配合著懷斯曼,前後夾擊林星了。
可身後的懷斯曼吃了一肘,還沒跟上。
麵對著科裏·阿倫,林星卻衝勢不減,他直接撞上了科裏·阿倫。
剛剛移動過來的科裏·阿倫遭受重擊,他當然想一倒了事。
但現在倒了,那就是毫無疑問的防守犯規。
或者幹脆,什麼犯規都沒有。
他硬挺著沒倒,腳步雖然淩亂,卻也在不斷地後撤中跟上了。
但在旁觀者看來,球場上正在發生的這一幕,就是林星如同一輛推土機,推著科裏·阿倫,一路衝到了籃下。
籃下,又是一個夾擊。
大前鋒維提德側麵殺出,想要帽掉林星的上籃。
林星卻強頂著兩人夾擊,把籃球送進了籃筐。
“OhhhhMyGod!斯大林打進了一個堪稱逆天的進球,他直接推著科裏·阿倫衝到了籃下,然後頂著一個夾擊,把球送進了籃筐。”
“兩個人都擋不住他?不,準確的說應該是三個人!”
斯蒂芬·史密斯狂吹,亨利·阿伯特就像是消失了。
可此刻,斯蒂芬·史密斯可不允許阿伯特消失,他直接把話茬拋給了阿伯特:
“對了,亨利,上一場孟菲斯大學vs田納西大學的比賽,便士麵對雙人夾擊時的表現是?”
“呃……”阿伯特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沒辦法,對比太強烈了。
同樣的對手,同樣的雙人夾擊,便士隻能軟趴趴的徘徊在中遠距離投出那些命中率糟糕的投籃。
而林星,他直接肘掉了瘋狗一般的懷斯曼,然後推著強壯的科裏·阿倫進了禁區,禁區內再頂著一個夾擊把籃球送進籃筐。
就這一係列的動作,用粗暴來形容,已經不太恰當了。
如果非要選取一個暴力美學的代表的話,林星的這個球,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暴力美學的代表。
你讓便士來,他根本打不出這樣的表現。
這已經不是臆測了,這是上一場比賽便士真實的個人表現。
在同樣的對手麵前,差距已經顯而易見了。
就算是堅定的便士球迷,堅定的林星黑,現在都已經無FK說了。
“臥槽,這年輕人!”
場下,更加感到驚訝的是韋德·休斯敦,他直接爆了個粗口。
然後搖著頭:“為什麼NCAA裏會有這樣的變態存在?兩個人都拉不住他,這尼瑪還怎麼防?”
怎麼防?單防防不住就夾擊,兩人夾擊不夠就三人夾擊,三人夾擊還不夠那就四人夾擊,四人夾擊還不夠那就五人夾擊,五人夾擊要還不夠……
這麼菜打什麼籃球,回家養豬去吧!
林星不可能每個球都這麼打,如果每個球都這麼打,他剛過80的體能根本不可能支撐的住。
所以,他還是得突破,然後吸引夾防,再然後,把球分給大空位的隊友。
這個時候,其實就該是亨利·阿伯特發揮的時候了。
畢竟林星的傳球確實稀鬆平常,沒什麼亮點也沒什麼想象力。
對比便士很靈性很飄逸的傳球,視覺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但這個時候,亨利·阿伯特完全沉默了。
他不得不沉默,因為球場上的林星已經統治了攻防。
進攻端,他不斷突破吸引夾防,然後分球給隊友。
偶爾掀起一波反擊,反擊中秀一把暴扣。
看多了林星的暴扣,亨利·阿伯特都不得不感慨:
這樣的扣籃,你讓便士扣,便士絕對扣不出來。
兩人的身體素質,確實不是一個等級的。
亨利·阿伯特也明白,兩人之間差距更大的是防守端。
田納西大學vs孟菲斯大學的那場比賽,麵對一個完全暴走的阿蘭·休斯敦,從頭到尾便士都無動於衷,一直盯著一個進攻端毫無存在感的懷斯曼,連協防補防都很少。格格黨
再看看這場比賽的林星,主動換防阿蘭·休斯敦,掐死了休斯敦。
說一句統治攻防,一點毛病都沒有。
雖然亨利·阿伯特沒腦子,這個時候,他也明白:
林星的表現是實打實的,至少這場比賽,他是黑不動了。
還不如適時的閉嘴,給自己留點臉麵……
(第二更,求推薦票,求12點過後的月票!!!)
。您提供大神易文三不知的我打得真的是籃球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