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仙道王冠》更多支持!
靈狐山,不知從何時坐落於此。仿佛與天同生,共地而存。經過漫長的歲月,形成了如今的模樣。
如是以仙神俯瞰萬物蒼生的視角看去,定然能發現那延綿的山脈如是一隻慵懶臥著的靈狐,這靈狐生有九尾,形成九道龐大的森林衍開方圓幾裏,橫亙在這方土地上。
而靈狐山主脈上,廣袤而漫無邊際的古木參天而去,不知年歲,枝幹粗壯,枝葉繁茂,盛然滋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屏障,遮蔭擋日,像是能夠隔絕光陰的窺探。屏障內花草豐然茂盛,結簇而生,顏色紛彩,而青石旁溪流貌長,清澈見底,魚水歡愉,亦有鳥獸肆意而行,如是一處與世長隔的世外桃源。
從狐心潭旁山腳一處鋪著一階一階的石梯,石梯由一塊塊的白色石頭砌成,石頭光滑而平整,在烈日下微微流轉著隱晦的光華,而每一塊的大小齊一,一階一階逐步延伸而上,似如歲月般漫長,直到觸碰到了山頂。而那山頂,卻是靈狐山這隻靈狐的頭頂部分。
山頂處。在石梯的盡頭,一座赤紅染就的高大山門赫然而立。山門兩旁兩根粗如古木的赤紅木柱如山峰般聳立著,像是兩個忠實的護衛,欲護得山門百世安穩。
在兩根木柱架起的橋梁之上,“靈狐山”三字如大道銘文般刻在其上,字體入木三分,古色古味,如龍舞鳳翔,突兀著一種獨特的韻味。
山門之後,乳白色的石塊鋪就一麵方圓十幾丈的平台,而在平台的正中央,卻也是架起了一座幾丈寬許的圓形石台。石台拔地而起,離地丈高,由幾階石梯聯結。石台上,複雜而清晰的紋理如是被時光鐫刻下,印在石台表麵,透著莫名而隱晦的感覺。石台中央,描畫著九根粗細相同,顏色如光線般白皙的粗線交錯與一點,互相勾結,而後圍成一個圈向石台四周衍去。粗線從天而觀,竟像九根龐大的尾巴,衍到石台邊緣,便驟然停下,但是在尾巴的盡頭,卻都係著一根約兩丈高許的石柱。
石柱一共九根,環繞石台而立,直指天穹。柱上銘刻著各式各樣的紋路,有飛鳥走獸,有日月星辰,有山川河道,繁簡不一,粗詳有略,但皆是刻畫的精細,美輪美奐。
而在石台邊緣外,正對著山門的地方,豎著一塊石碑。石碑亦是通體乳白,略帶歲月的痕跡,碑麵上刻著三個血紅的大字:
“祭天台”
如血染般的字體通體妖冶,宛若一個著血色衣裝的妖姬在淩空舞動,風姿絕世,姿容如夢。
相傳這個祭天台大有來頭,於幾千年前便屹立於此,當然在何年不可深究,但曆史久遠是不可置疑的。
祭天台,顧名思義,為祭天之所,是古代先賢祭天之地,為求神靈庇護,驅災避難,保得一方平安。
有傳言,於此處祭天也頗為靈驗。當然傳言隻是傳言,如今是講究科學的時代。
而就算如今講究的是科學,但此處也算是名勝古跡,所以也有人來此參觀遊覽,隻是靈狐山離城市路程頗為遙遠,故此來的人也不多。
而在此時,祭天台邊杳無人跡,衍射而開,皆是看不到人影。
隻是俯觀而下,在靈狐山某一處樹林間,發現一道白色的身影在極速奔馳著,繞開一顆顆參天的樹木,像是在躲避著什麼,而望其身後,卻是毫無人跡,如是仔細觀察的話,便會發現地上的草木莫名的拂開,但卻無半點風聲。
“嗷吼……”
寂靜的環境中,一道轟天蓋地的吼聲震爍而起,頓然一道無形的波紋在瞬間蕩漾開來。哪怕這吼聲一般生物聽不到,但還是能夠感覺到血脈中的那份悸動。棲息在枝條上的飛鳥齊齊撲騰著翅膀遠飛而去,而所有的走獸的身軀也立即趴下,在嗦嗦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