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 臨夏回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2 / 3)

二、2007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百標和主要任務

2007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州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打民族牌、走民營路、謀富民策、建和諧州”的總體發展思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實施節能降耗和汙染減排,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改善薄弱環節,重視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1%;財政收人增長速度略高於經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5%,主要汙染物排放控製在省下達指標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人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8%以內。

要實現上述預期目標,需要著力做好以下六個方麵的工作:

(一)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擴大試點範圍,全麵推進新農村建設。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著力點,繼續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擴大洋芋、花椒、蠶豆、雙低油菜、中藥材、啤特果等特色種植業和林果業麵積,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提高加工技術水平、規模化水平和產品附加值,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和就業市場需求,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和城鎮輸轉的能力,力爭全年培訓勞動力8萬人次。加強勞務輸轉的政策引導和管理服務,幫助農民開辟更多的勞務渠道和勞務領域,引導更多的農民在勞務輸出中增加收入,力爭輸轉農村富餘勞動力46萬人次,實現勞務收人7.5億元。全麵建成2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創新方式,完善機製,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推進整村推進參與式扶貧,繼續實施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認真落實庫區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二)實施特色經濟發展戰略,著力推進結構調整。

充分%用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做大做強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力工業、水電能源工業和特色旅遊產業,加快發展特色經濟。扶持壯大現有清真肉乳製品、地毯、皮革等加工龍頭企業,鼓勵興辦清真係列小食品、生活用品、服裝、工藝品等民族特需用品加工企業,著力培育知名品牌,加快建立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上下遊產業配套的產業集群。以黃河、洮河流域水資源開發為重點,繼續發展水電能源工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和項目建設的突破口,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提高策劃包裝、宣傳推介、洽談招商、落實服務、規劃布局等水平。立足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選擇優勢項目重點對外推介。強化引導協調,突出企業主體地位,提高節會組織水平和實效。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外出招商活動,實現小分隊招商、專題招商、節會招商、以商招商的有機結合,爭取簽約引進項目40個以上。

(四)著力推進各項改革,創新體製機製。

以建立現代產權製度為核心,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麵完成改製任務。進一步改進和規範各類投資管理,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完善企業投資項目的核準製和備案製,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實行政府投資項目谘詢、聽證、公示製度,建立政府投資決策和使用責任製,提高投資效益。選擇1?2個公益性政府投資項目開展“代建製”試點。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製改革,紮實推進糧食流通體製改革。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深人推進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體製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

(五)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和諧。

加大“兩基”攻堅力度,確保康樂縣“兩基”達標,廣河、和政縣通過州上“兩基”驗收,10個鄉鎮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繼續實施遠程教育、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建設48個農村寄宿製學校,推動農村教育更快發展。爭取建設職業教育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範圍,全麵落實城鎮低保人員醫療保險,逐步解決低收人人口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完善農村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網絡,實現計劃生育控製目標。爭取建設部分鄉鎮文化站,繼續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實施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完善對弱勢群體和困難家庭的就業援助製度,支持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所有製中小企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有效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係,推進城鄉救助製度建設。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5個,文化館101個,公共圖書館92個,博物館70個,廣播電台4座,電視台10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26座。檔案館101個,已開放各類檔案81.04萬卷(件)。廣播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0.73%和91.11%,分別比上年提髙0.26和0.34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177,98萬戶,增長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