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蓬萊(上)(1 / 2)

上古時期,世間本是沒有道的,九州大陸凶獸橫行,洪水瘟疫連年爆發,百姓長期生活於水深火熱中。一些有識之士不甘於此,見身邊自然萬象,多非人力可致,更非人智可解,遂歸於天。後有一人苦思十年,悟得些許修身養性之道,以致長生百年而不死,時人奉之為神明。那人於是自號雲涯子,廣播“道”術於民間,影響甚大,傳有教眾百萬之多。十年後,雲涯子高壽一百一十歲而亡。

雲涯子死後,其下七十二門徒悲傷不已,葬其於華山之巔,約定守靈三年,中因傷病折損八人,又有十五人死於護靈之戰。三年期至,雲涯子七十二門徒僅餘七七四十九人。

諸門徒欲傳道於天下眾生,遂率雲涯子門下較為優秀的萬名弟子散於九州闊土之上。蓋人之性也,終有變者。十年之內,竟是有七脈弟子棄道而去。十二脈弟子叛離本教,自立門戶。五脈弟子公開反對雲涯子道術,自立異教。另二十五脈弟子僅有兩脈有所聲勢,其餘諸脈大多銷聲匿跡,不為百姓所聞。

這樣過了十年,九州之上僅餘三派人馬克守雲涯子之說,其餘諸人多因修道無成,生計難以維持,紛紛放棄。十年前反對雲涯子的五脈人馬也僅餘兩撥,這些人生性殘忍好殺,冷酷無情,故被修道者視為敵人並稱其為魔教,而為了與之區分,又自稱正教。

三派正教及兩排所謂魔教經數十年發展,皆有所成就並各據一方。正教之中勢力鼎盛的當數中原的蒼靈派,其次是西南的蜀山派,東部的五莊觀。而雲涯子的得意門生蓬山所立的蓬昆派卻氣勢衰微,隻能在東海之濱的碣石山苟延殘喘,其門下弟子也是少的可憐,僅有不到三百,若不是處地偏遠且蓬山本人道行高深,恐怕早已成了魔教刀下祭品。

反觀魔教之中,則有三足鼎立之勢,西北的無極閣、西南的霹靂堂及東南的毒龍教各據一方,與正教爭鬥不斷。

一日,蓬山真人獨自登臨碣石山顛。

此刻,正值旭日欲升之時,隻有東海的盡頭泛起一抹魚肚白,其餘天地皆成一色,死一般的黑暗。

那將出的紅日似乎在掙紮著,跳躍著,將那抹白色扯得更廣闊,染得更鮮豔。這一切,好像在預兆著什麼。

“但願蓬昆派能像這輪紅日一樣,僅僅是一時沉寂。”

蓬山真人心中感慨萬千。雲涯子死後,蓬山就一直鬱鬱不得誌,五年前對付一幫魔教徒時又不慎負傷,五年來道法進步徐緩,想來是傷到了某些經脈。七十五歲高齡的蓬山沒有把這件事公之於眾,但如何瞞得住?幾個道行較高的長老早已察覺到蓬山的異樣。前幾日,蓬越長老竟是公開挑釁蓬山,更放出狂言道蓬山不配做掌門。若不是彭山平日威望極高,早就被這些虎視眈眈的長老趕下台去了。

突然,東方泛起一抹紅光,和平日一樣,一輪紅日緩緩升起,一時霞光萬丈,天地變色,煞是壯觀。隻是蓬山早已看厭了此景,此次登山隻是為了排遣憂愁,此時正欲下山,卻見東方忽生異象。

蓬山細細望去,霞光之中竟有縷縷紫芒浮現,初時僅是零零散散,不多時卻是彙聚為一團古怪的圖案來。

蓬山端詳片刻,那圖案終是不再變動,化作一個圓狀圖形,被一條優美的弧線完美的分割成兩部分,竟是完全等大,再看兩邊卻是漸漸幻化出兩個小圓來,看起來煞是奇異、瑰麗。

蓬山看得入了神,竟是癡癡站了半個時辰,一直到那怪圖消散許久,方才回過神來。

下山後,蓬山真人性情大變,幾日都把自己關在內室裏不吃不喝。眾弟子都詫異不已,幾位長老也是猜測不出原因。

五日之後,蓬山真人推開房門,徑直走向蓬昆派的聖地——碣石台,當即發下命令:全派之人造船十隻。

一月之後……

碣石台。

蓬山真人今日穿了一件令全派弟子都感到新奇的衣服,寬鬆的長袍上畫了一幅眾人從未見過的圖案,赫然便是當日蓬山真人在碣石山頂所見之圖!

眾弟子喧鬧起來,蓬山真人坐在正中石椅之上,麵帶微笑。

“今日乃是我蓬昆派開宗立派三十年之日,所以請大家一起商議本派事務。”蓬山真人掃視全場,道。

全場寂靜。

幾聲鶴唳,打破了寧靜,蓬山真人麵色依舊平靜,但,誰又能知道他內心是如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