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幾家瘋狂抓捕奴隸,不就是為了消耗明軍的彈藥嗎?
雖然米蘭沙前兩天的指揮,阿魯台他們沒有看到,但第三天中午以後,他們就看到了。
可以說,米蘭沙的指揮簡單粗暴,但卻也是將奴隸軍的用途,發揮到了極致。
活著的奴隸軍,可以消耗明軍的彈藥箭矢。
死後的屍體,還能夠成為路基,給後麵攻打明軍營寨的人,打下了基礎。
當然,也得虧現在的天氣已經足夠冷了,屍體都凍得邦邦硬。
若是夏天的話,就算是再多的屍體,也不可能填補出來一條路。
畢竟人的肉體,承受力沒有那麼多。
哪怕是屍體,被堆積數百米,單單是重力,就足以將下層的屍體壓成肉泥。
可就算如此,下麵的屍體,也已經被壓出來了血液。
但血液被壓出後,又因為極冷的天氣,迅速被凍結。
這樣,反而讓屍體堆積成的道路更加的穩定結實。
這樣一來,以後進攻明軍營寨,也就更方便了。
阿魯台不繼續說下去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因為,若是繼續說下去的話,就相當於是在誇獎帖木兒的犧牲。
同為盟友,在沒有爆發衝突之前,哪一方犧牲的更多,就意味著哪一方的功勞越大。
功勞越大的一方,將來分割戰利品的時候,能夠分割到的也就更多。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精,沒必要在各自的麵前唱聊齋。
更何況,帖木兒雖然犧牲很多,但如今犧牲的都是奴隸大軍。
帖木兒麾下的精銳部隊,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傷。
帖木兒原本就是盟軍中,實力最強的那個——此處不包含朱棣。
擁兵百萬的朱棣,雖然沒有和帖木兒直接交手過,但阿魯台他們卻知道,朱棣的實力是強於他們的。
朱允炆?
朱允炆北邊是藍昭,西邊是朱棣,根本不可能和他們這三方接觸。
所以阿魯台口中的盟友,僅僅是包含帖木兒,十字軍,韃靼人這三方同盟。
阿魯台隻是單純的想要保下米蘭沙,並不希望將屬於韃靼的好處,分出來一部分給帖木兒。
帖木兒冷哼一聲。
“阿魯台,本汗告訴你,你們和教廷來的太慢了,本汗的大軍,已經往前麵推進了數百公裏,現在既然你們已經到到了,那在本汗新一批奴隸大軍運送過來之前,進攻明軍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
阿魯台笑了笑,並沒有反駁。
三方都打著用奴隸消耗明軍新式武器的打算,帖木兒抓捕了五百萬奴隸,幾乎將金帳汗國南邊的人口幾乎要掏空了。
韃靼自然也沒有懈怠。
拜占庭帝國的總人口,超過三千萬人,但因為麵積太大,地廣人稀,連奧斯曼人都能打到拜占庭帝國的國都城外。
不過對於以騎兵出名的蒙古人而言,隻要地形平坦,地廣人稀也沒什麼的。
他們一天一夜急行軍的速度,可以達到一百一十多公裏,若是在水泥路上,這個速度還可以再次提升三分之一!
他們抓捕奴隸的速度,並不會比帖木兒差。
帖木兒能夠用奴隸大軍來消耗明軍的彈藥,韃靼人自然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