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和甄嬛深知,此次使節遇刺事件非小可,必須盡快查明真相,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立刻組織人手,全力調查此事!”董超果斷地下令。
負責調查的官員們不敢怠慢,日夜奔波,四處搜集線索。
甄嬛在宮中也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她心裏清楚,這背後或許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若不能盡快揪出幕後黑手,大章國在外交上將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甄嬛暗自思忖。
經過一番艱苦的偵查,終於有了一些線索。原來,這是敵國的奸細所為,他們企圖借此破壞大章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引發戰亂。
董超得知真相後,怒不可遏:“這群陰險小人,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挑釁!”
甄嬛勸道:“皇上息怒,此時我們更需冷靜應對,切不可中了敵人的圈套。”
董超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皇後所言極是,那依你之見,我們當如何處置?”
甄嬛思索片刻,說道:“不如我們將真相公之於眾,讓各國看清敵人的真麵目,同時表達我們維護和平的決心。”
董超點頭讚同:“就依皇後之計。”
於是,大章國向各國派出使者,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國一直致力於和平友好,此次事件乃是敵國的陰謀,望各國明察。”使者們言辭懇切。
有些國家相信了大章國的解釋,對其表示支持和同情。
“大章國一向誠信,此次定是被奸人所害。”
但也有一些國家仍持觀望態度,態度曖昧。
“此事還需進一步觀察,不可輕易下結論。”
在這關鍵時刻,董超決定親自出馬,與各國君主會麵,當麵解釋。
“朕以大章國的名譽擔保,此事絕非我國挑起事端。”董超在會麵上鄭重說道。
甄嬛也在國內積極活動,與大臣們商議對策,穩定國內局勢。
“如今皇上在外奔波,我們必須守好國內,不能讓敵人有可乘之機。”甄嬛對大臣們說道。
在董超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國家相信了大章國的清白,對敵國的陰謀表示憤慨。
“如此卑劣的手段,實在令人不齒!”
然而,敵國並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們又在邊境集結兵力,製造緊張局勢。
“報!敵國大軍壓境,形勢危急!”
董超得到消息後,迅速返回國內。
“準備迎敵!”董超一聲令下,全國進入戰備狀態。
但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甄嬛卻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想法。
“皇上,戰爭隻會帶來生靈塗炭,或許我們可以嚐試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甄嬛說道。
董超猶豫了:“可是敵國已經兵臨城下,如何外交?”
甄嬛道:“臣妾聽聞敵國國內也並非鐵板一塊,或許我們可以從內部入手,分化他們。”
董超覺得此計可行,便再次派出使者,秘密與敵國的一些反對派接觸。
與此同時,大章國在邊境加強防禦,嚴陣以待。
敵國的反對派在大章國的勸說下,開始動搖,對戰爭的必要性產生了質疑。
“這場戰爭真的對我們有利嗎?”
內部的分歧使得敵國的進攻計劃一再拖延。
就在這時,大章國的使者成功說服了一些重要人物,他們聯合起來,向敵國君主施壓,要求停止戰爭。
“陛下,此時開戰,國內恐生變故。”
最終,敵國君主不得不考慮放棄進攻,選擇與大章國進行和平談判。
談判桌上,董超和甄嬛一同出席,展現出大章國的堅定立場和和平誠意。
“隻要貴國願意罷兵,我們可以商討互利的合作方案。”董超說道。
經過艱苦的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和平協議。
大章國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外交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但董超和甄嬛清楚,這隻是暫時的平靜,未來的外交之路依然充滿挑戰。
“我們必須不斷強大自身,才能在這風雲變幻的世界中立足。”董超說道。
甄嬛點頭:“皇上所言極是,我們還要繼續拓展外交空間,結交更多真正的盟友。”
正當大章國準備迎接新的機遇時,一封神秘的信件送到了董超手中。信中的內容讓他臉色大變。
“這究竟是福是禍?”董超陷入了沉思。
而這封信也為下一章的故事埋下了深深的伏筆,大章國的命運又將迎來新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