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熏陶法
對音樂有些天分的人,在剛剛聽到音樂時就會進入到音樂的意境中,情緒和情感也會變得快樂、安寧。孕媽媽可以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聽一些名曲和輕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江南好》《春之聲》等。但是要注意聽音樂時不能單純地聽,還要展開自己的想象,為音樂而陶醉,就像來到了另一個奇幻的世界,放飛自己幻想的翅膀,從而使心情得到放鬆,使精神得到美好的享受,這樣才能獲得很好的胎教效果。
母唱胎聽法
孕媽媽可以采用給胎寶寶小聲哼唱自己喜歡的、並對自身和胎寶寶身心健康有益的歌曲和戲劇的方式來進行音樂胎教,也可以哼唱兒歌。但是,孕媽媽要注意哼唱歌曲時心情要愉快,感情要豐富,就像看著胎寶寶傾訴自己的柔情一樣。孕媽媽在哼唱時要將注意力放在腹內的胎寶寶上,讓自己在抒發情感時,使胎寶寶得到美的享受。這種方式簡便易行,每位孕媽媽都能做到。
母教胎“唱”法
胎寶寶雖然可以聽到歌曲,但是不能唱出來。孕媽媽需要豐富自己的想象,讓腹中的寶寶張開可愛的嘟嘟嘴,跟隨著你的聲音一起“唱”起來。具體的方法為:孕媽媽挑選一支曲子,自己唱一句,然後想象胎寶寶也跟著唱一句。這種方法很好地利用了母胎之間的“感通”方式,胎教效果相對較好。但是,在實行之前,孕媽媽至少要先將音樂重複輕唱幾遍。
朗誦抒情法
在給胎寶寶聽音樂並伴唱的同時,給他讀一些詩或詞來傳達感情,也是不錯的音樂胎教方式。科學胎教提倡,在一套音樂胎教中器樂、歌曲與朗誦這三種方式前後呼應,優美流暢,娓娓動聽,可以給母子非常美妙的享受。
哼唱諧振法
孕媽媽每天哼唱的幾首歌,可以選擇讓心情舒緩的抒情音樂,也可以選擇讓情緒輕揚起來的童謠、兒歌。但孕媽媽在哼唱時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心情舒暢,感情豐富。這樣便可以通過歌聲的和諧振動,讓胎寶寶被一種溫馨、輕鬆的幸福感包圍,使胎寶寶在感情上得到滿足。
器物灌輸法
這種音樂胎教的方法是由英國心理學家奧爾基發明的,具體的方法就是將耳機或微型錄音機的揚聲器放在孕媽媽的腹部,一邊播放音樂,一邊緩慢地移動,讓優美動人的樂曲一點點地傳遞給腹中的胎寶寶。每天進行2~3次,每次20分鍾,一次2~3支樂曲循環播放。在播放音樂時音量不可太大,時間長短要適中,以免使胎寶寶的聽覺過於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