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二)洋元、洋元(1 / 2)

九月底,日軍已攻抵梧州。洋元也漲了,每叮卅二萬元,比兩周前漲了十萬。大舅父自甬又來一信,說近日將返申,惟泉之“生意”卻未落位,因村長興根將調升杭州,在縣中為科員不過六百五十元,而近日“縣長”也在調任,這科員還是做不成,彼答應八月半前聽響應,並叫泉可否在申薦職,以便同出來,而莉霞則暫居鄉中。又說泉住著“篤定泰山”了,而均臣母親卻弄得啼笑皆非,每日供給吃用,實在“飯關”[1]了。姨母說已有一信出,叫泉來申,說有一木器店的位置有些著落。均臣本想發幾句感慨,然覺得此時並非適宜,遂閉口了。他本想說:“其實這次如果他們不去鄉下,倒可省了五千錢呢!”現在發覺,泉此人有些像康俗之流,專想求人家,一有吃用則馬定了,可歎之至。實在為了莉霞,為了有時候泉的“可憐相”才幫助他。實在呢?毫無意思的。“唉,隻怕他有錢了不但不睬我們,而且恐將娶小老婆呢,總是我姊做這時代的犧牲了,她的腐敗的頭腦已非任何方法可救,她的希望隻有在兒女了,她真可憐。完全是這樣的社會、無能的父親害了她!沒能力的我,隻能旁觀而已。”均臣嘴上雖不說,但心裏叫著苦。

這日是張炳初為其兒子滿月辦彌月酒,約定中午在劉廷章家擺宴。上午沈老三叫均臣一起至其大沽路親戚家,幫其將一衣櫥搬下,還有他囤的許多木螺絲,由老虎車車回。均臣回時已很疲,衣服也很髒,加上天氣轉熱,悶得不舒服。剛回到店,就接到炳仁在其兄處來電叫大家速去。均臣遂與沈老三、裕元、錦華、全生等同去,時高貴來賓已濟濟一堂,均臣看著自己的藍掛破鞋,掛著上午幫沈老三搬物的汙濁,真是自慚形穢頗不自然。他本不想來,然恐炳初說他“放刁”,那豈非自找其罪?所以為做人起見,隻得犧牲。他們是在劉廷章家排筵,劉家離張柄初處僅數步,一小洋房,頗雅致,誠富裕人家之居所。共十幾桌,每桌六千元。中午一時出菜,慢極,菜常姍姍來遲,客人有不耐者皆走。天又熱誰都不高興坐,均臣等得茶都吃飽了,對吃東西實無胃口。菜在二時才出齊,吃畢,三時眾人等回。路上大家都牢騷著:為了一個長不及二尺之小孩而勞如此辛苦,費如許之錢,真是無聊之極。

均臣則飯後大疲,他在廁所睡了約廿分鍾,登時爽快。之後,均臣就陪鴻益鐵號主孫老板赴大成棧出洋元一叮。孫老板客氣得不得了,來往黃包車費均為其出。均臣知其為狐狸,時時注意,幸好孫到大成棧後便派其夥友代執其事,但大成的秤壞了,不準,回來又至其號重秤。然而到店後一算,又似乎給他們便宜了四十斤。今天的一叮,加上前天的,一共賣出洋元二叮,價卅六萬,本認為好極,不料剛剛得知市價竟高達四十四萬元,頓時心中變成滿腔的冷冰冰,於是腦中隻輾轉著“洋元…洋元”。“唉!我這人真沒用,往往重麵情,怕麻煩,又後悔猶豫不決。我這人真沒決斷,沒有用的人。”他恨恨地罵著自己。“洋元…洋元”纏得他頭痛,將要快樂的時候,又想起來這事,於是又是半天地不樂了。

因今日是孔誕,夜校休假,晚上剛好沈老三請均臣和炳仁去其家吃夜飯,並即付電於其姊,囑買鴨一隻及毛豆等三樣,說是專門請他們倆家頭[2],均臣與炳仁見其如此熱情甚為不過意,隻好答應。於是二人晚上隻食了三成就算,時間尚在六時,均臣便與炳仁先至閘北訪友。二人路過北站,看見火車轟轟駛過,使均臣想起老家的火車了。他總將火車象征著勇敢前進的強壯的青年,看之不厭的。可是現在青年已在墮落了,老家的火車也都毀滅了,好像死了一個偉人一樣非常難過。

訪友後他們乘18路至沈老三家,時在七點半。在其門口一張望,沈老三正高踞而坐,旁有男女四、五人在高聲談論,均臣他們知受騙,急到外麵,自己食了些點心填肚。待將八時又去看,他們雖吃好,可發現葛夫人亦在。八時半二人又去,葛妻仍在,這次二人隻得硬著頭皮而入了。沈老三見他們倆姍姍來遲,少不得一陣責怨之聲。本來沈叫他們上三樓觀賞,但女客未走,隻得等。他們空坐到十時,實在無聊,便硬勁告別,沈還假裝竭力挽留,二人奪門而出。路上二人大發牢騷:他根本請別人吃飯,叫我們去占大數而已,現在又是番假殷勤,他的客氣也不過想利用我們湊數而已,況且葛妻的一麵孔“恩公”態度,看之憤怒橫生、酸氣直衝,還是“走為上策”的好。

與炳仁走在路上,均臣講起,日文科有協源洋行的汪姓同學,今日布告要組織同學會,要均臣也簽名加入。又說起上次他獨去參加每周末的“座談“,那天因炳仁去其兄家,佑臣又去看戲,僅他與湘泉二人,期間湘泉說,佑臣因為不感興趣,不再參加。均臣對炳仁說,他極心愁,認為幼臣此人簡直無可救藥,讓炳仁勸勸他。炳仁笑道:“儂兩家頭是兄弟,我如何勸呢?不過我倒覺得你們日文課的同學會可能更有意思,接觸到的人會更多些。”均臣聽了無語,沉思了一路。

又是八月半大節[3]了,銀行今天休息,但其他行業仍就營業。今日起百貨大漲,木螺絲竟漲到六百元,漲了足—倍多,均臣隻可惜他們囤的那些木螺絲賣早了,真所謂“時也命也運也”。所謂“過節”最好改為“過關”較妥,因為節後的東西常常至少漲一半呢!九時均臣到自警團站崗,門外風大極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