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實驗(1 / 2)

“不好了教授,所有基因體經過重組的基因片段都在發生免疫排斥”,實驗室中一道急促的青年聲音傳來。隻見那人中等身材,麵帶紗白口罩,身穿實驗白大褂,看不清麵容。正坐在高台處一具大型高級電子顯微鏡前觀察著什麼。右手邊放著一摞實驗報告紙,而他正則一邊拿著紅藍鉛筆不斷的在上麵畫著寫著。突然間看到顯微鏡下不斷發生的基因重組排斥,臉色大變,急聲朝一旁喊道。“記錄下基因排斥的位置及堿基配對的時間”。一道年邁的聲音響起,語氣中透著沉著冷靜以及幾分威嚴。那青年聽後繼續埋頭觀察並記錄著著顯微鏡下基因組變化的數據。透過顯微鏡底座的光圈明顯的可以看到一對對染色體上呈紫色螺旋狀分布的基因組,而在旁邊依稀可見一段平行切割下來的基因片段,這小段片段與原紫色基因片段有些不同,身體呈微透明的淡藍色,隻見載玻台慢慢移動,兩段基因片段也隨著慢慢靠近……兩段基因片段上的各個堿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堿基配對,最終兩段基因片段竟然穿插成為一段基因片段,而基因片段的顏色也隨之慢慢變化。此時原基因片段由本來的紫色慢慢變得近乎透明,而隨著淡藍基因片段的插入,新組成的基因片段則一點點的變成熒光藍色。這一發現使得青年激動不已,心中狂呼,成功了!終於成功了!“成功了,教授,哈哈,成功了”。那青年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花開,隻見眼角含淚,雙眸中抑製不住的狂喜。“啪”,隨著投影儀的打開,幕卷緩緩降下,隻見剛才顯微鏡下發生的現象被完全展示在了投影儀上,實驗室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帶著驚喜的神色看著投影儀上顯示的那一小段熒光藍色重組基因。對於那青年誇張的興奮舉動,實驗室中沒有一個人覺得好笑,也沒有人說話,除了沉默還是沉默。沒有人知道他們等這一天等了多久,更沒有人發覺當他們看到那一小段熒光藍色重組基因時都不自覺的擦了擦眼睛,生怕這一時的成功又是空歡喜一場。教授站在那青年不遠處,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投影儀上那段熒光藍色重組基因片段。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實驗了,前麵的也有與之相似的現象,可最終卻還是失敗了。基因重組本身就是一件難事,其中要考慮的因素不下幾百。溫度,密度,空氣潮濕度,染液酸堿度,以及基因重組時自身攜帶的電荷比度,旋轉度和不同時期堿基配對的黏連度……而諸多因素加起來,這項實驗成功的幾率小之又小,近乎千萬分之一。大概一小時後,實驗室中所有人都展顏歡笑,不知是誰大呼一聲,頓時所有人都跟著歡呼雀躍起來。這時隻有一道精瘦卻健壯的年邁身影出現在顯微鏡前,默然觀察著。忽而在看到那段重組片段末端幾點黑影時,臉色忽然凝重了起來。“那是什麼?”隨著教授沉靜的聲音響起,所有人都轉頭看向教授用顯微鏡指針指向的一點。隻見那幾點黑影隱約出現在熒光藍色基因片段末端,可見度十分細小,若是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那幾點黑影的存在。“這次實驗,莢膜意外的沒有出現,會不會與這幾點黑影有關?”那青年見狀質疑道。人體中二十三對染色體,二十二對常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他們之前做的二十二對染色體上的基因與體外培養的那段藍色基因重組時,在那些基因片段末端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層莢膜,而這層莢膜上因為與藍色基因末端帶同種電荷的緣故,繼而會發生排斥反應,他們也都嚐試了多種方法,卻仍然拿那層莢膜沒有辦法。而這次實驗卻意外的沒有出現莢膜反應,而使得新型基因重組成功,眾人在教授提醒下不得不將視線放在那幾點不起眼的黑影上了。顯微鏡在放大一百倍時終於看到了那幾點黑影的形狀。隻見那原本幾不可見的黑影在放大時體身呈灰黑色,在幾顆拳頭大的細胞表麵分布著無數條細枝,長短不一,向爪牙一般向四周延伸。再放大觀察,隻見那細胞表麵分布著斑斑點點的核糖類物質,裏麵擬核區域則是幾條細絲狀染色質。“那是……類樹突狀的病毒?”青年露出驚訝的目光。病毒一般都會寄生在活細胞表麵生存,而這種類樹突狀病毒則是利用表麵類似利爪的形狀來獲得體內所需的營養。正是因為這種本身無限製的索取係統功能,使得重組基因片段表麵的莢膜曾被吸收利用,從而使得新型基因重組的成功。心中疑惑解決,眾人也都如釋重負,正常人體中無論細菌或是病毒都會建立一種常規的平衡而使得人體能健康生活。若是這種平衡被打破,人體的免疫係統也會因為調節紊亂而發生一係列的疾病。“這是幾號基因?基因體現在在什麼地方,現在就做個記錄”。教授雖然也欣慰這次實驗的成功,但是心中卻仍然有些疑慮,出現這種結果幾率本身就很小,他不能掉以輕心。“這個……是五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基因體是……是您兒子”。青年有些猶豫的說道。當初利用PCR複製所有染色體上的基因片段時所有人都有參與,為了安全起見,所有人隻能抽取一對染色體進行複製,而原本負責五號基因的人突然查出輕度貧血症,於是實在無奈之下教授找了自己唯一的兒子做實驗。“他人呢?”提起這件事教授也頭疼,他一生中都在研究基因實驗,卻忽略了最親的人,如今那孩子怕是很恨自己吧。“他……你知道的,一見到我們就躲得無影無蹤了”。青年無奈的摸了摸頭道。“哎,罷了”。教授歎了口氣,搖頭說道。“可是教授,那五號基因控製的是淋巴造血幹細胞,進行體外培養終究不是辦法,必須找到宿體,與原基因再重組才能永遠保持活性,而如今最合適的宿體卻是……”青年為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