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清遠書院(1 / 3)

粱映安灰突突的回到了齊王府。

王府今天張燈結彩,下人們有序而忙碌。大爺,二爺齊齊的不見身影,不用問,一個在木工房忙著做送給齊王的雕花大床,另一個一定是在廚房鼓搗新菜品呢。王爺今日回城的消息早在半月前就已經快馬傳了回來,之後齊王府裏的下人們在大爺和二爺各種奇思妙想的指揮下已經折騰了整整十五日。如今不光這哥倆天天盼著王爺能早日歸來,闔府上下的管家、小廝、丫鬟、老媽子們……也都天天燒香拜佛,祈禱王爺能早日歸來……再不回來奴才們怕是挺不到見齊王了……

單隻是後花園的花就換了六茬。大爺說牡丹嬌貴換彩菊,二爺說彩菊花哨換百合,大爺說百合素氣換蘭花,二爺說蘭花單薄換……總之花房的下人們每天不停的把花從花房搬到花園,又從花園搬回花房。花房的管事楊伯心疼的直跺腳“造孽啊……這入秋的天兒早晚寒氣逼人,這花都嬌貴,哪經得起這麼折騰……”

一旁偷偷躲到花房歇腳的大總管徐州,也無奈的附和著:“十天前新進府的一車上等黃花梨木,前兒個徹底填進了廚房的爐灶裏,大爺說是,他這次的雕花用黃花梨突顯不出花紋的質感和靈氣……”

“南越進貢的五彩錦鯉,如今隻剩下兩條了,昨兒個我去後花園的池塘仔細數過的,二爺撈了四條做了八個菜,說是這一桌叫什麼錦繡前程餘生請多指教……”

“哎呦,光顧著歇腳了,我還得趕在齊王回來之前,去趟李尚書家,昨晚上小王爺在聽溪樓把李尚書的小兒子揍進了醫館,大爺拿出來一千兩讓我再去庫房取點貴重的藥材,一塊送去,可不敢讓齊王知曉了……”徐總管一邊搖頭一邊急急忙忙的向著庫房奔去。

梁映安在書房裏圍著她的三尺書桌轉來轉去,書架旁金色的香爐裏嫋嫋升起的檀香也驅除不了小王爺煩躁的心緒。一邊轉一邊碎碎念,大碗在一旁手捧護具呆呆的看著小王爺,頭隨著小王爺的身影來回擺動。

“娘要是知曉了,肯定會扒了我的皮……你不說我不說大家都不說,娘就不會知曉了……不怨我,真不怨我,堂堂一個鯰魚公子身體怎麼那麼差,也太不經摔了……”

“小王爺,要不你先把這些護具戴上……”大碗執著於護具的功效,時不時的插一句

無論梁映安的心情有多忐忑,該來的總會來的

傍晚,王府燈火通明

“小王爺,小王爺,徐管家來報,齊王已經進城了,沒回王府,直接進宮麵聖了”

小王爺一天的忐忑,沒等來齊王回府。

宮裏來人把梁映安和她的兩個爹爹接進了宮。晚上宮裏舉行家宴,一為齊王接風,二來聖上也想見見梁映安——李尚書告狀了

皇後娘娘的鳳棲宮遠沒有世人想象中的奢華,倒是裝飾中透著一股書香氣,整排整排的落地書架,塞的滿滿的各類書籍。案頭清新質樸的文房四寶,牆上遠山靜水的悠悠古畫,屋中的裝飾無一不透著主人儒雅的氣質。

皇後娘娘樓九詩,出身書香世家——樓家。樓家有祖訓:詩書傳家,不得入朝為官。所以曆代樓家弟子不乏有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的才子,無一不致力於學識的傳承,不做官就做先生。沒有仕途的牽扯,專心做學問,樓家的清遠書院經過曆代樓家弟子的盡心維護發展,早已成為昊黎國乃至附近番邦百姓心中的最高學府。由於樓家的特殊性,也使得樓家祖上出過好些位皇後妃子。當今皇後的父親就是上任清遠書院的院長,也是昊黎國近年來最有威望的大儒,卸任後由他的長子樓遠山繼任院長,自己則跟著幾個老朋友遊山玩水做學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