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人的逃亡,沒有哪個地方可以接受。且張楚身上背著人命,走到哪都會連累身邊的人。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領著這些人逃到了五魁山上,隻因那裏地勢複雜,易守難攻。而且深山之內行蹤難覓,隻要他們好好藏著不出去,任誰也找不到他們。
他們在山裏躲了一個多月,才敢派人偷偷的回村打探消息。
即使縣太爺再傷心憤怒,也不敢真的把村子屠了。隻是臨走放下狠話,明年開始張魏村的賦稅翻一倍,並且不能再收留張楚 ,有了他的行蹤要及時上報。
村子裏留下的人都挨了鞭子,有幾個年紀大的熬不住傷,陸陸續續死了幾位。
張楚的畫像常年貼在寧化縣的城門口 ,回村是回不去了。張楚想讓跟著跑出來的兄弟們回去,可這些人對當年的事都記憶猶新。
“張楚兄弟,哥哥大你幾歲,對當年的事可能比你印象要深。咱們都是老老實實的莊稼漢,從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可是老老實實還不是被欺壓的喘不過氣了。哥哥我沒念過書,不知道大道理,隻知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咱們就是太老實太本分才會被人欺負成這樣,反正我不走,回去活的也苦,還不如留下來。”
“魏大哥說的對!我們也不回去了,既然本本分分的種地沒有出路。倒不如就在此地落草為寇,咱們這麼多人,怎麼都能活下去。”
因為對這個世道寒了心,對這寧化縣寒了心,對當官的寒了心,所以寒心寨就成立了。
原本拿著鋤頭的手,突然拿起了刀,淳樸的莊稼漢怎麼也修煉不成凶神惡煞的山賊。
開始為了活下去,他們會找路過的客商搶點銀子,一般行商之人遇到搶劫的,如果不是太過分,都會選擇破財免災,寒心寨的人也不貪心,給銀子就放行,絕不糾纏。
可寨子的人口多,吃飽飯都是一個大問題,別提偶爾還要送點銀錢回張魏村,那裏還有年邁的爹娘和嗷嗷待哺的孩童。
於是他們也偶爾綁個票,基本上都是挑縣裏的大戶。給銀子就放人,絕不傷人性命。
時間久了,周圍的百姓都知道五魁山有一夥很講道義的山匪。隻搶有錢人,從不騷擾百姓。家裏貧苦的,還會時不時在院子裏撿到這夥兒山匪不小心掉落的銅板或者碎銀子,雖然不多,但也是可以解燃眉之急的。
被綁架的人家一聽說是寒心寨的,基本上都會很痛快的交銀子領人。一來,他們要的不多,二三百兩對那些大戶來說也不算什麼大錢。二來,他們對肉票很好,不打不罵不虐待,給飯吃給水喝,隻要銀子到位,人肯定會完好無損的回來。所以基本上被綁的人家也懶得報官,報官可就不止花這些銀子能了結的。
這些年唯一一次失手,應該就是這次綁了李智添。本來他們還是想像往常一樣要個二百兩就算了,可李小公子非說自己的同伴怎麼怎麼有錢,還說自己怎麼怎麼值錢,非鼓動他們多要點銀子,這段時間山寨也確實不寬裕,大當家一下子沒抵住誘惑,腦子一抽就要了五百兩。現在他在心裏已經罵到了李智添的八輩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