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少女經過了春秋戰國時代,幾百年過去了,少女仍舊沒有找到樵夫的後世。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少女獨自承受著孤獨與思念。但她沒有放棄,她相信一定能找到樵夫。
轉眼間到了公元前二二四年。鹹陽街角幾個十來歲左右的小孩圍著兩個小孩,那兩個小孩正在那兒玩著一種叫做摔交的遊戲。不遠處一白衣少女正盯著這兩個小孩,隻見個子小的那孩子連被摔倒好幾次在地上,但立刻站了起來又和那個子高的孩子繼續摔交,不遠處少女正含情默默的盯著這虎頭虎腦的小孩,眼見那小孩又要被摔倒了,少女施展法術一點,反而那個子高點的孩子一下子被摔倒在地。那個子小的孩子看上去十分高興,“我贏了……。”地上的孩子十分不服道:“我……我今天人有點不舒服,陶華你敢等我好點了再和我比嗎?到時你一定不是我的對手。”
“比就比,誰怕誰啊,周青我隨時等你。”
“喔……”一群小孩一哄而散,隻留下那名叫陶華的孩子還在那兒高興著剛才的事呢。
少女走了過去,“小弟弟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看了看少女反問道:“我又不認識你為什麼告訴你?夫子說過問人前應先報自己的姓氏。”
少女笑了笑,“姐姐叫歐詩比,你呢可以告訴我了嗎?告訴我這個就給你吃。”說著像變戲法一樣從袖子裏取出一串糖葫蘆。
男孩望著歐詩比的臉龐看傻了,不過當歐詩比拿出糖葫蘆後孩子的天性很快又表露出來,一把抓過糖葫蘆道:“我叫陶華,姐姐長的真漂亮,好象天上的仙女一樣,等我長大了我一定娶你做我妻子。”說著便往遠處跑去。歐詩比在那兒望著孩子的背影發呆,口裏喃喃自語道:“我一定等你。”
轉眼間十三年過去了,男孩已長大成人了。在軍隊中已成為一名赫赫有名的將軍,當然其中好幾次差點死掉,都是歐詩比暗中幫助才能安全的。隻是陶華並不知道而已。
這天陶華剛好從軍營出來,正準備回到鹹陽的家中,一個人騎著馬在路上走著,忽然聽見一女子的呼救聲。陶華循聲找去隻見兩個大漢正欺負一白衣女子,女子衣衫不整,上衣已被撕破露出雪白的雙峰,陶華騎馬上前道:“光天化日你們兩個眼中還有沒有王法?”
兩人回過頭來望著一身便裝的陶華道:“喲,你小子哪冒出來的,敢管大爺我的閑事,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煩了,兄弟咱一起上給這小子點顏色看看。”說著兩人揮刀向陶華砍去,兩人沒過幾下兩人便死在陶華的劍下。
陶華走向少女道:“姑娘你家住哪兒啊?我送你一程好了,路上一個人危險。”
少女雙手捂住胸口道:“公子,小女子無家可歸,本是來投靠親戚,沒想到姑姑他們一家早搬家了,結果在路上又遇見惡徒。若非公子相救小女子恐怕早已被兩人輕薄,公子大恩大德小女子願為奴為婢服侍公子,望公子給小女子一個棲身之所,收留小女子。”
陶華看了看少女無意中見到少女雪白的乳房,心跳一陣加速,臉上感覺火熱,於是急忙背過去脫下自己的外衣遞了過去,“姑娘你先衣服穿上再說吧。”
當少女把衣服穿好後陶華才轉過頭去,看著少女仙女般的臉龐又是一陣心跳加速,回想起剛才見到那一幕不自覺的臉紅了,迅速把頭轉向一旁,“既然這樣姑娘就暫且留在府上吧,不用簽定賣身契,姑娘什麼時候想走都可以,還沒請教姑娘芳名?”
“小女子歐詩比多謝公子收留。”說著便行了個禮。
“歐姑娘請上馬吧,這離我家還有段路程。”說著便扶歐詩比上了馬。
“公子你呢?你不上馬嗎?”
“不了,在下還是為你牽馬好了,以免有損姑娘青譽。”
兩人一人牽馬一人騎馬向鹹陽方向而去,當他們走後,被陶華殺死的兩名大漢迅速恢複了原形變成了兩隻死去了的蛤蟆。
一路上陶華頭也不敢回,生怕對視著歐詩比的眼睛,而歐詩比卻一會兒斜過來看看陶華的反應,一會又施法作弄他。一路上不是被樹上的果實砸到頭就是被樹藤絆倒。每次都引來歐詩比一陣輕笑。陶華怎麼也沒想到是身後這隻狐狸精搞鬼作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