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伏完臉色如此嚴肅,以董宣、劉焉、劉表、劉繇、劉虞等宗親為首的官員將領們,他們的臉色,也變得嚴肅無比。
在場之中,隻有曹操的表情比較隨意,甚至隨意之中,還帶著些許嘲諷。
皇甫嵩和朱儁二人,帶兵防守洛陽,剩下的這些所謂的宗親,所謂的名將,都是紙上談兵,徒有其表的存在。
難道他們都瞎了不成?看不到關前的驍騎軍,隻有一萬左右?並非主力軍?
麵對如此險要的箕關,還有十萬聯軍防守。
驍騎軍怎麼會派出一萬兵力,還都是騎兵,來攻打關隘?
還不帶攻城器械?最簡單的攻城梯都沒有?
難道張驍打算將兵力分成幾路,如海浪一般,一波接著一波的強攻箕關?
張驍沒帶過兵?他身上的軍功,都是吹噓出來的?他身邊的驍騎大將,還有謀臣,都是酒囊飯袋?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現今的朝廷中,他曹操是最了解張驍本事之人。
張驍帶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無論是正麵作戰,還是行軍智謀。
張驍都是戰神級別的將軍,他是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這明顯有陰謀在其中,按照曹操的猜測,張驍如此做,無非就兩種可能。
一種就是把這一萬騎兵當成誘餌,後方埋伏主力。
另一種,就是這一萬騎兵,是來打探聯軍的虛實,判斷箕關還剩有多少兵力。
曹操認為,第二種可能性比較大。因為聯軍已經被驍騎軍打怕了。
無論如何,都不會出關迎戰的,即便是董卓懸崖勒馬,帶兵回援,聯軍也不會選擇追擊。
然而,如此簡單之事,伏完等人卻看不透。
還下令聯軍士兵,盡全力熬煮金汁,搬運巨木,打算拚盡全力抵擋驍騎軍的攻城,真讓人笑掉大牙。
雖然曹操看出了門道,可他並沒有告訴伏完。
因為這場大戰,本就是恥辱,幫助朝廷對戰驍騎軍,不一定是對。
驍騎軍攻破箕關,進攻洛陽,也不一定是錯。
出現在戰場,曹操都是身不由己,他又如何會對聯軍盡心盡力?
就算箕關被攻破,聯軍將領盡數被俘,他曹操也不會有絲毫的危險,因為他相信張驍的為人。
這也是夏侯惇被俘,他曹操一點也不為其擔心的原因。
果然,正如曹操猜測的那般,就在所有聯軍士兵都準備完畢,金汁也都熬煮,並搬上城頭後。
驍騎軍突然拍拍屁股,退離了箕關城外。
這一幕,將伏完和董宣等人看傻了眼。
驍騎軍就這樣退走了?驍騎軍進攻,不都是死戰到底,絕不退讓嗎?
不應該是拚盡全力,舍棄一切的攻打箕關嗎?為何大戰剛剛打響就退走?
難道是張驍派兵來此,就是為了嘲諷他聯軍,不敢出城追擊?或者還有其他陰謀?
巨木和石塊倒也罷了,就放在城頭,準備下次驍騎軍攻城時在用。
可熬煮完畢的金汁,又該如何儲存?難不成要聯軍士兵一人一口,喝到肚子裏?
看著徹底退走的驍騎軍,伏完隻覺得他剛剛大氣凜然說的一番話,如今卻成了笑話,自己就像一隻小醜一般。
皺著眉頭看了一眼士兵們端上來的那熱氣騰騰的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