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伏完因為孔融的計策,終於笑出了聲,而另一邊,洛陽的皇宮大殿之內,劉辯卻是愁容滿麵。

因為劉辯收到了消息,稱有五萬驍騎水軍,兵分三路,將伊闕、大穀、轘轅三關,給圍的水泄不通。

如今,三關之內,都有一萬兵馬防守,可麵對悍勇無敵的驍騎軍,劉辯沒有絲毫信心,能守住關隘。

好在兩日前,朱儁和皇甫嵩二人,帶領三萬兵馬,回援洛陽。

二人剛回到洛陽,還沒有進入洛陽城,劉辯就直接下令,命二人帶領三萬兵馬,支援三關。

還不等劉辯鬆一口氣,他就收到了驍騎軍兵分四路,又分兵一萬,前往伊闕關西北的穀城,並強攻穀城。

穀城,在洛陽城的正西,距離洛陽隻有五十裏。

穀城之北六十餘裏,就是洛陽城的北方門戶,箕關。

如果穀城被攻破,洛陽還有兩萬守軍,可保洛陽無恙。

可北方的箕關,就會被驍騎軍前後夾擊,十萬大軍,必定慘敗。

到時候,驍騎軍主力,從箕關洶湧而入,兵圍洛陽,那他這個大漢天子,就洗幹淨脖子等死吧!

無奈,劉辯吩咐廷尉蓋勳,帶領一萬兵馬,緊急前往穀城。

雖然有了蓋勳的一萬兵馬駐守穀城,可劉辯依舊不放心。

他又派人給朱儁送去命令,讓其帶領一萬兵馬,前往穀城支援。

如今,朱儁和蓋勳帶領的兩萬兵馬,已經抵達穀城。

有了兩萬兵馬駐守,劉辯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

在他看來,無論是伊闕、還是大穀、亦或者是轘轅關,都城高池深,易守難攻,還與嵩高山脈相連。

城池的兩側,都是斷崖絕壁,可謂是獸不能行,猿不能越。

整個嵩高山脈,山勢全都險峻陡峭,山林密布。

道路也是崎嶇蜿蜒,如同迷宮一般,隻有少數獵戶能穿行嵩高山脈。

其餘之人,尤其是大軍,想要通過嵩高山脈,可以說是難如登天,隻能老老實實的從城門通過。

嵩高山脈,是洛陽南部的天然屏障,即便是驍騎水軍圍攻三關,劉辯隻是感到有些緊張,並沒有過度擔憂。

穀城卻不一樣,穀城雖然也算得上險關,也在嵩高山脈之中,可關口並沒有三關險要。

穀城可以說是洛陽城的命脈所在,所以,聽到穀城被圍,劉辯才會如此緊張。

此時令劉辯如此憂愁,如此憤怒的,是因為聯軍主將,伏完。

前線發生的事,自然瞞不過劉辯,此時的劉辯,內心中滿是後悔。

他後悔為何會如此信任伏完,將聯軍主將的位置交給他?

整整五萬名聯軍士兵,死在了驍騎叛軍之手。

如果這五萬士兵,還留在前線,董卓也沒有因為伏完的失誤,從而退走西涼,那洛陽城,怎會有此危機?!

這一切,都是伏完的錯,如果這次大戰能順利擊退驍騎軍,劉辯第一件事,就是宰了他伏完!

望著龍台之上,表情憤怒到幾乎扭曲的劉辯,群臣們一個個低著頭,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他們生怕因此觸怒了天子,被拉出去斬首。

“報……”

就在這時,大殿之外,突然傳來侍衛的大喝聲。

雖然侍衛的聲音不算響亮,可傳到寂靜無聲的大殿中,卻顯得異常刺耳。

加上此時朝會大殿的氣氛萬分緊張,這使得一眾大臣的心髒,跳動的都慢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