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已經沒有逃走的想法,這一場劫數,在場之人無人能逃脫。

除非他們能改變風勢,讓原本的東南風,變成北風。

可皇甫嵩心裏清楚,初春的風,一旦吹起來,那沒有三五天,根本停不下來。

嵩高山脈,東高西低,再往西,就是連綿不絕的秦嶺。

往北,過了洛陽城,就是高聳險峻的太行山,足可以將一切北風阻擋。

嵩高山脈之南,是荊襄平原,遍地河流,地勢相對平坦。

所以,大穀關的風,大多是東風起,再由東轉南,最終停於西。

這等風勢,不可能突然停歇,更不可能轉為北風。

那驍騎軍中,的確有能人,那人不僅可以統籌全局,出謀劃策,排兵布陣,還懂得地理風勢。

可歎,他們朝廷之中,這等能人,竟然一個都沒有。

想到此處,皇甫嵩強忍著胸口的不適,緩緩抬起頭。

看著原本昏暗的天空,變得愈發火紅,聞著空氣中那刺鼻的氣味,感受著胸腹中的刺痛感越來越強烈。

皇甫嵩歎了一口氣,隨即閉上了眼睛,準備迎接死亡的到來。

此刻,大穀關外五裏處的小山坡上,賈詡看著紅色的海洋,慢慢的將大穀關吞沒。

賈詡的表情依舊冰冷,沒有絲毫的動容。

在賈詡看來,這不過是朝廷所謂的聯軍,還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朝臣們應該付出的代價罷了。

在決定對驍騎軍動手的那一刻,朝廷就應該想到這種後果。

至於生靈塗炭?那和他賈詡有什麼關係?

洛陽周邊百姓的性命?百姓該走的都走了,走不了的,那就認命吧!

戰爭,本就代表著死亡和殘酷,如果沒有自家主公,那死去的百姓和生靈,又何止如今的百倍?

要怪,就怪那個毛都沒長齊的天子吧!

想到此處,賈詡的眼神,變得更加冰冷了。

……

不止是大穀關,就連大穀關數十裏外的轘轅關,以及伊闕關,都被滔天火焰所吞沒。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股火焰牆壁,最終彙聚成了一道火焰巨浪。

火焰巨浪,如同海嘯一般,吞沒了三關,吞沒了整個嵩高山脈。

從遠處看去,那巍峨的嵩高山,已經變成了火焰山。

山中無數野獸,發出了痛苦的悲鳴。

數不清的參天巨木,轟然倒塌,最終被燃燒成灰燼。

住在嵩高山中的百姓和獵戶們,大多死在了濃煙毒氣之下,隨著房屋一同被燒成焦炭。

也有不少幸運之人,早早的被驚醒,最後成功逃得一命。

這一夜,整個洛陽南部的天空,都變成了火紅色。

熱浪席卷,就算身在十裏之外,都能感受到熱浪侵襲。

火焰燃燒巨木所發出的劈啪聲,猶如爆豆一般,連綿不斷。

那滾滾濃煙,就連洛陽城內的百姓,都能聞到。

隻不過,飄散至此的濃煙,都是草木煙塵,早已經沒有了毒性,即便吸入腹中也無事。

這一夜,劉辯整夜難眠,他坐在寢宮門前的台階上,呆呆的注視著南方火紅的天空。

雖然還沒有消息傳來,可劉辯知道,這場大火,絕對不是出自皇甫嵩等人的手中。

這一夜,劉辯想了許多許多,以往的一幕幕,不停地在腦海中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