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陸軍大營內
又到了每個月發餉的日子,士兵們以營為建製,列隊進入操場,由每營的統帶在營務處軍官的陪同下,負責將軍餉發放到每個士兵的手中。陳卓、袁世凱則帶著一隊軍服筆挺的軍官肅然的站在操場中央,沉默的監督著整個發餉的過程。
這個發餉的儀式還是新建陸軍操典編製之初,由袁世凱提出並切實推行的。
陳卓並未在北洋等軍隊中呆過,對這些軍隊中的惡習雖有所耳聞,卻了解得並不是十分透徹。袁世凱則不然,他是一路從北洋走過來的,軍隊中的根根底底他心裏明白的很,故而在新建陸軍編練之初便竭力指出,軍隊的貪腐,以克扣士兵的軍餉為甚,所以堅持將士兵的發餉改為公開監督的形式。
此舉得到了光緒的極力讚成,這樣做不僅是一種監督,更是培養軍官和士兵之間的情誼,所以專門下了一道旨意,每次發餉,新建陸軍軍官必須全部到場。
此時京城已近隆冬,天氣格外寒冷,然而2萬多人的軍隊卻整肅的像一個人一般,一動也不動,隱隱的透出一股嚴整彪悍的氣息。這還是一支沒有見過血的軍隊,倘若有一日寶劍出鞘,放眼大清的天下,此刻又有哪支軍隊能夠與之匹敵!
此刻袁世凱心中也不由得湧起一種莫名的感慨,一年多的心血,他在這支軍隊中投注的精力不必任何人少,白天訓練,晚上巡營,連新建陸軍大營都沒有怎麼離開過,時至今日,終於看到這支軍隊被淬煉成一支嶄新的軍隊。出則為列,入則成行,嚴格的訓練,精良的裝備,更難得的是那種撲麵而來的肅殺之氣……
然而想的更深遠一些,眼前的這支軍隊就像一把已經打磨鋒利的刀,隻是這把刀最後會揮向哪裏,即便是袁世凱心中,也是時常莫名的一陣驚悸。
刀鋒太快,有時候也未必就是好事啊………
發餉完畢,袁世凱已經累的是疲憊不堪,一回到自己的大營中,便脫了靴子躺在椅子上,就著爐火,剛想讓自己的親兵戈什哈弄點東西過來暖暖身子,還未開口,就見到趙秉鈞匆匆的走了進來。
趙秉鈞是半年前被袁世凱招進自己的陸軍第二鎮的,說起來趙秉鈞和袁世凱還頗有幾分相像,但是氣運命數就差的太多了。趙秉鈞也是連秀才都未考取,也和袁世凱一樣棄筆從戎,不過趙秉鈞投靠的是左宗棠的楚軍,左宗棠死後,趙秉鈞便失去了再進一步的機會,輾轉流落,鬱鬱不得誌,隻得在光緒十五年改捐了一個典史,被分發到直隸省。半年前經徐世昌舉薦,袁世凱將趙秉鈞招到自己身邊,讓趙秉鈞替自己把軍中那些雜七雜八的事情都管起來,好讓自己專心練兵。
一支軍隊裏麵,沒有自己的班底是絕對不行的。看看李鴻章李中堂的淮軍就一清二楚了,這一點袁世凱比誰都體會得深,也琢磨的深。一接手新建陸軍第二鎮後,袁世凱除了殺人立威,樹立自己威信外,便是想方設法籠絡住下麵的軍官,爭取為自己所用,另外一方麵也按照徐世昌的建議,盡量招募一些自己覺得可用的人才,反正為了維持軍隊中的平衡,世鐸現在對袁世凱保舉的人,也是保一本準一本,袁世凱便盡可能的將諸如趙秉鈞、楊士琦這樣的人充實到自己的幕府中,哪怕現在暫時用不上,也是為將來奠定基礎。
就像眼前的趙秉鈞,袁世凱一眼便看出帶兵趙秉鈞肯定是不行的,術業專攻,帶兵尤其是這樣。不過趙秉鈞辦事精明強幹,極有條理,放在身邊還是很有用的。
“智庵,這麼急匆匆的樣子,可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啊?”袁世凱斜靠在椅背上,望著趙秉鈞皺了皺眉頭。
“回大人,剛剛新任兵部尚書榮祿榮大人的管家來大人軍中,特意送上一份帖子,說是榮大人請大人明日過府一敘。”說著,趙秉鈞從懷中掏出帖子,恭恭敬敬的呈給了袁世凱。
榮祿?袁世凱心中微微一驚,麵上卻沒有帶出任何神色出來,隨手接過帖子漫不經心的問道,“你可問過,榮祿榮大人還請了新建陸軍中哪些人一同前往啊?”
“卑職打聽清楚了,榮祿榮大人隻請了大人一人。”趙秉鈞依舊是恭敬的神情,隻是目光中微微含著些深意。
袁世凱頓時坐直了身體,打開帖子默不作聲的看了半天,臉色陰沉。
沉默半響,袁世凱將帖子往桌上一放,對趙秉鈞吩咐道,“你即刻讓人把徐世昌、楊士琦都叫到我這裏來,順便弄點酒菜,累了一天了,今晚我們小酌幾杯,暖暖身子。”
暮晚時分,徐世昌、趙秉鈞、楊士琦等人都來到了袁世凱的帳中,四個人圍著爐火,一邊喝酒,一邊閑聊。
眼前的這幾個人,算是袁世凱目前最親信的班底了,當著他們的麵,袁世凱也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便將今日收到的帖子遞給眾人,聽聽他們的意思。
“榮祿榮大人誰都沒請,單單隻請了慰庭你一人,莫非慰庭和榮大人是故舊?”徐世昌接過帖子看了看,便遞給身邊的楊士琦,笑嗬嗬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