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遊園驚夢(六)(1 / 2)

光緒遞給吳紹基的紙上,用毛筆工整的寫著五個字:京師大學堂。吳紹基縱然是聰明機智過人,此時也有些糊塗了,不明白皇上交給自己這幾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些日子裏,朕估計京城裏到你那裏走門路的人恐怕不少,兩江自古便是富庶之地,隨手一抓都是天下的肥缺,又不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天高皇帝遠,想來自然是讓不少人趨之如騖。朕瞧著這麼熱鬧,也是動了心啊,想走一走你這個兩江總督的門路,將來赴任後騰挪點位子出來!”光緒半是打趣半是深意的目光,靜靜的注視著吳紹基說道。

吳紹基心中一動,刹那間一股百感交集的滋味湧上心頭。這些日子裏,他最為憂慮的便是夾帶裏麵沒有人,將來到了兩江,想要做出那麼大的動靜出來,手裏麵沒有得用之人,僅靠自己是斷然不行的。此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皇上居然連這一層都替自己考慮到了。

“皇上果然是深謀遠慮,微臣這些日子琢磨了很久,就怎麼沒有想到京師大學堂呢?”吳紹基一拍額頭,恍然大悟的說道。“這些學子們當初報考京師大學堂的時候,備受科舉功名出身之人的歧視,心中恐怕都存著一份前途渺茫的擔憂,如今學成後就能夠得到朝廷實打實的官職,又怎麼不會死心塌地,用心為朝廷做事?況且這裏麵大多數人和官場牽涉都不深,做起事情來自然不會拖泥帶水瞻前顧後,微臣也少了許多牽絆和顧慮,皇上想得何其深遠啊!………”

吳紹基一邊說著,一邊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咧開嘴笑了起來,眉宇間的愁悶似乎一掃而空。

“天底下哪裏有那麼好的事情等著你啊?”光緒輕輕一曬,神情反倒是顯得有些凝重。

“朕讓你從他們中間選拔人才,主要還是考慮到他們學的都是西學,像經濟、算數、工學等,這些學問不像咱們大清的科舉,務虛不務實,半點用處沒有。這也是朕當初開辦京師大學堂的初衷所在,我們要追趕西方列強的步伐,缺少的就是這樣的人才啊。這些人放到兩江去,對你展布經濟,發展實業都是極其有用的。另外一方麵,朕也是考慮到大清的官場如同一潭死水,朕要整肅吏治,一時半會兒也根本無從下手。倒不如讓這些學子們去衝一衝,他們年輕,做起事情來有熱血有朝氣,用他們衝一衝暮氣深重的官場,未嚐不能收到一點功效,不過有一點你心中一定要有個數………”

光緒停頓了一下,鄭重說道,“用人這方麵,你一定要牢記一點,有學問未必有能力,有能力未必有見識,有見識未必有魄力,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學的是西學,做的未必不是科舉仕途的黃粱美夢,遴選人才,一定要多花點心思,多用點時間去看看。朕要的是能夠撲下身子,不計得失不計榮辱幹實事之人,不是********想著做官的人。一定要有實幹的本事,敢於任事且能妥善應對各種局麵,否則一旦用得不好,反倒會授人以柄,朕將來在大清開辦西學,恐怕都會由此招來滿朝守舊大臣的詬病。”

“微臣明白,”吳紹基沉吟著說道,“微臣打算從京師大學堂裏選拔一些成績卓異之人,一部分放到微臣的幕府,為微臣參讚事務,一部分放到地方上去曆練,先用上一段時間,看看他們當中每個人的本事如何,適合擔當何種事務,能不能獨當一麵。如果確實是可造之材,微臣再向朝廷上折子,授予他們官職。”

光緒點了點頭,這時候才似乎略微放下心來,輕笑著說道,“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用人不要拘泥於什麼格式,隻要有能力就大膽啟用。不僅是這些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兩江自古便是人才薈萃之地,發現什麼人才都可以向朝廷舉薦,隻要是你這個兩江總督舉薦的人,朕沒有不照準的。朕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看見,朕將來要用的是何等樣之人,讓那些還滿腦袋存著科舉功名的人,也看清楚一點,這就是潮流大勢,誰都擋不住!”

吳紹基是何等心思靈動之人,聞聽皇上剛才的一番話,心中一動,已經是些許明白了皇上此舉的用意。

這幾年他跟在皇上身邊,對於皇上心中的想法多少還是清楚一點的。皇上一直認為科舉牢籠人才,曾多次在私下裏提到過將來要廢除科舉的話。隻是科舉自唐朝延續至今,天下人都視科舉為正道,驟然廢除談何容易。況且皇上才剛剛穩住朝局,自然不會在現在這麼去做,引來天下人心浮動。

而皇上此番這麼施為,恐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倒還不隻是為著自己的兩江選拔人才,瞄準的正是科舉。科舉驟然間不能廢除,大可放在一邊不去理會,但是皇上卻可以大力選拔任用西學人才,委以官職,授予重任。科舉能夠深入人心,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科舉連著官場,從來都是做官的唯一道路,可如果科舉之路越來越狹窄,反而是西學變成了通往官場的康莊大道,天下人熱衷科舉,視西學為歧途之心未嚐不會動搖,長此以往,經過十多年的時間,慢慢的便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棄舊學就新學,西學在全國推而廣之也會順利得多,科舉恐怕慢慢的就成了擺設,不廢也等於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