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幾年來,中國社會教育簡直就是一部“高等教育史”:社會加大力度建設的總是高等教育,大學擴招、研究生擴招。一時間,大學生、研究生鋪天蓋地而來,使得辦教育成了批發文憑。為了在百分數上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並盡早超英趕美,我們的高等教育仿佛進入了“砸鍋練鐵”的******時代。從此,獨木橋被換成了坦途大道,許多素質較差的學生也輕而易舉地進入了大學生行列。如今,大學生遍地都是,一紙文憑不被社會認同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似乎在一夜之間,“天之驕子”的桂冠流星般隕落,沒有留下隕石,卻讓前所未有的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
為什麼人們對辦教育培養人才都賦予其目的性?辦教育培養人才不是人的天性嗎?無論是從生物進化論,還是唯物主義的曆史觀來說,難道說辦教育培養人才真的需要一種具有強烈目的性的心理內區力嗎?從小學到中學,父母告訴我們的隻是要考上大學,“出人頭地”之後,很多人對專業產生了迷惘,但是大多數人為了分數和排名、獎學金,還是努力地學習和畢了業,也開始進入另一種迷惘。辦高等教育更需要理性,否則,縱使熱門專業,辦得太濫,學生畢業後便找不到工作,在有專業人才缺口的社會,會令人更為沮喪。
現在的中國辦大眾化教育,從客觀條件上講,近乎癡人說夢。換句話說,不可能的事情。連歐美的發達國家也未敢口出狂言。首先,也是最根本的,中國的國情就不允許高校大肆擴招。溫家寶總理去年訪美時,在哈佛大學作的一次名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中明確提到:我們還有3000萬的農民同胞沒有解決溫飽,還有2300萬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鎮人口,還有6000萬需要社會救助的殘疾人,中國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還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長期的艱苦奮鬥。在這種情況下,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在校生達2.3億,占世界1/4,而教育經費僅占世界2%,人均教育經費10美元,世界平均則220美元,中學生平均經費50 美元,世界平均1200美元。進入21世紀後,全世界擁有十多億學生,中國就占了30%。21世紀頭十年有9000萬學生接受完九年義務製教育後,僅3000萬人能入公立學校,其餘6000萬麵臨就業、待業、留學或進民辦學校。如果國家過多投入經費予高等教育,勢必造成其他層次的教育投入過少,影響社會的自然分層。於是社會教育的學曆金字塔被破壞,出現兩頭大——上層的高學曆和底層的低學曆多,中間層小的容易坍塌的局麵。何不減少擴招?把多一點經費投入中等職業教育及技工教育,恢複正常的金字塔結構,更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穩定及經濟的發展。
2
近期出版的《瞭望》新聞周刊發文分析說,中國城鎮失業和特困人口不斷增長是由中國長期以來人口多、就業矛盾突出這一特殊國情決定的。造成目前就業壓力增大的原因大致有十點:
(一)第三產業發展不夠
(二)就業環境不寬鬆
(三)中小企業難發展
(四)再就業資金不足
(五)人才結構不合理
(六)再就業培訓不夠
(七)勞動市場全國不統一
(八)非正規就業渠道不廣
(九)就業服務體係不成型
(十)對特困群體的保障差
在談到人才結構不合理時,文章分析說,近幾年來,我國教育部門對辦國際一流大學強調和投入的較多,而對辦職業教育強調和投入的較少,致使人才結構嚴重失衡,加大了國內就業壓力。
既然客觀條件不允許,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念念不忘辦高校大眾化教育的情結呢?不能怪這些人過於“恨鐵不成鋼”,而是某些急功近利的領導追求“影子政績”的需要。分兩期建設的廣州大學城小穀圍島校區工程,僅第一期總投資就高達150億元。該大學城校區總建築麵積約220萬平方米,超過三十米寬的市政道路長約66公裏。這有好大喜功、重複建設形象工程之嫌。讀大學是為了學知識來建造發達的精神文明,而非純粹追求舒適的學校生活來貪圖物質享受。如今,完全是奢侈浪費的本末倒置行為,高校普遍出現“一流學校,二流老師,三流學生”的現象。一邊是很多大學科研沒搞出成果,奢侈華校舍、閑置的先進儀器卻一大堆;另一邊是就業難的大學生牲口般擠滿招聘會場。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辦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擴招?僅一個廣州大學城一期總投資就150億!全國各地建造那麼多大學城要多少個億?這麼一大筆用於大興土木的錢,能解決多少學生接受九年義務製教育,並在接受完九年義務製教育後再繼續進修?能解決多少下崗工人再就業問題?可惜的是,都浪費在無謂的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