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再次緩了一會兒後,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腳軟的現象時,他終於爬了起來,拖著沉重且疼痛的身體一點點挪到了一個看起來已經被廢棄的帳篷前。
這帳篷漏風,幾乎沒有辦法作為遮風擋雨的臨時住所,但眼下的狀況告訴杜威他目前沒得選。
他隻能窩在這個小帳篷裏縮一晚後等第二天天亮再出發尋找生機。
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沒有完全把握,請不要進行荒野求生,這非常危險。
第二天早上,天還蒙蒙亮,杜威就已經醒過來了。
他是被凍醒的,這個漏風的帳篷實在太冷,睡覺時他就夢見自己被扒光了身體丟在雪原上用工業排風扇高強度降溫,沒在夢裏凍死算是萬幸了。
昨天晚上遇到那些詭異生物已經讓他堅定了必須找到人類社會的想法。
同時他的腦海裏也產生了一個更加不切實際的想法——
那就是他到底還在不在地球上。
地球上可沒有這種生物,這種佝僂的雙足直立行走的生物讓他不禁想起了生活在弗洛勒斯島上身高僅一米的霍比特人。
這個名字就是取自托爾金筆下的《指環王》中身材矮小的霍比特人,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上發現了形似指環王中“霍比特人”的女性小矮人化石,這才將這種矮小人類命名為霍比特人。
但很明顯,這隻能聯想,霍比特人早TM滅絕了啊!
而且這些生物隻是看起來矮小而已,他們不是真的矮小,站直了估摸著也得有個一米六朝上,這身高對上霍比特人那可謂是鶴立雞群,整一個降維打擊啊!
杜威緩慢行走,他手上拿著的正是昨晚那生物丟棄在地上的木棍。
看起來粗糙,實際一點也不精細,但是揮舞的感覺很好,能清晰的聽到空氣在木棍末端被撕裂開來的呼呼聲,沉重嗎?倒也還好,甚至可以說重量剛剛好。
非常順手。
不斷行走檢驗木棍,杜威踢到了什麼——
那是一堆石頭。
石頭沒啥好稀奇的,到處都是石頭,隨便撿一塊就能將其丟出去,完成大腦的投擲攻擊指令。
止步於此?
杜威並沒有離開。
而是蹲下來,用一塊石頭去撞擊另一塊兒石頭。
石頭上出現了白色的痕跡。
他找了一塊大石頭,把被打擊的石頭放置在上麵,換了一個角度,用另一塊石頭去敲擊——
依舊無事發生。
你們不會以為石器是這麼簡單就能打出來的吧?
想要打出石器,石料是很重要的,又硬又脆的石頭敲起來能幹淨利落的碎裂開來,比如燧石,黑曜石和脈石英。但如果沒有……那就隻能跟普通石頭丫的死磕。
而杜威使用的是硬錘打擊法,這是人類最早的石器加工傳統,被稱為——奧杜威傳統。
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最早發現這類遺跡的東非奧杜威峽穀。
在經過了十分鍾的死磕後,這塊石頭廢了。
杜威隻好再找一塊。
然後……
嗯,還是報廢了。
第三塊……報廢。
第四塊……報廢。
第五塊……
第……
在杜威滿頭大汗砸了半天後,他發現,這第17塊石頭首先掂起來就感覺是塊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