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建議
納入網絡治理範疇
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器官,不得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的活動。針對本案,南開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建議有關部門將“網上發帖收購人體器官”這種既違反倫理道德,也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納入網絡治理和打擊的範疇。
案件鏈接
以“非法經營罪”公訴
19歲的楊某通過“黑中介”以3.5萬元的價格賣出了自己60%的肝髒,事後不但沒拿到錢,反而因要錢被打傷。楊某報警後,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對涉案的4位嫌疑人以非法經營罪提起公訴。
受自願捐獻器官人數稀少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器官移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僅有不到1%的病人有機會完成手術。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成柯8日對外透露,受傳統倫理道德及醫療水平影響,中國自願捐獻器官的人數非常少,器官需求缺口日益增大。目前,全國每年約有15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有1.1萬例左右,還不到1%。供體短缺嚴重製約了中國器官移植醫學的發展。
以腎移植治療尿毒症為例,目前中國每年新發尿毒症病例約總人數的萬分之一,由於器官短缺中國每年能進行的腎移植例數約1萬例,也就是不到百分之一的尿毒症患者能從中受益,許多尿毒症患者因得不到有效治療而喪失生命。
“器官移植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等到合適的器官的問題。”成柯說。由於器官捐獻量奇缺,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現象的發生,如器官買賣、器官黑市等醜陋事件。
成柯表示,除了傳統倫理和醫療水平限製外,器官本身的取出時間也限製了手術的開展。“一般來說,心髒跳動60分鍾之內,就必須把需要的器官取出來,時間越快效果越好。”
同樣,取出的新鮮器官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移植到新“主人”身上。以屍腎為例,雖然該器官取出後有效移植理論時間最長能到72小時,但時間越久器官損害越大,所以往往在取出數小時之內,就要完成移植手術。
目前,湖南省衛生廳正在布置全省器官分配網,省內8家可以開展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可借此完成信息匹配,如果在某醫院出現器官捐獻後暫無匹配的情況,通過該網絡可以向全省發出消息,以盡快找到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