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章 醫者父母心(一)(1 / 2)

易子魚現在麵臨了巨大的危機,這是他人生當中第一次遭遇這樣的事情。

易子魚,是世人眼中典型的高富帥,接近一米八的身高,迷人的正氣的國字臉孔,良好的家世,家有良田千頃,是屬於那種躺在家裏混吃等死都能吃幾輩子的人物。他出生的時候,家裏的老一輩請有名的道長為其算過生辰八字,道長當時隻看了剛出生的易子魚一眼,生辰八字都沒有接過來,大筆一揮,留下一紙,就哈哈哈大笑的轉身離去。弄得長輩們莫名其妙,低頭一看,紙上留墨道:福緣之子,無病無災。看到這樣留字,倒唬得家中長輩一愣一愣的。

果真易子魚從小到大,一次病也沒有生過,就更加別說遇到什麼災難,易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沾上了福氣,產業也翻了好幾翻,家境越發的殷實。一轉眼易子魚到了就業的年紀。他與平凡人一般,上學,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路走來。他與人和善,不驕不躁一點沒有富家子弟的那種不良嗜好。按照常規,易子魚這一類富家子弟,在大學畢業之後理應繼承家業,但他誌不在此,倒是想學別人懸壺濟世,在大學裏得了中醫西醫的雙學位,畢業之後就到了晴海市人民醫院實習。家人知道擰不過他也就仍之聽之了。

易家本是武林世家,但由於祖傳的心法怪異,除了第一代的家主,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之外,在功夫上是一代不如一代,反而經商的能力卻是一代比一代強,最終祖傳心法已經淪為了,為保傳統,而休息來強身健體的功法。易子魚當然也修煉了這祖傳的體經。修煉這體經雖然不能飛簷走壁,也沒有什麼真氣外放的霸道能力,但作為強身健體的功法來說,倒是相當高明。就易子魚自己來說,從小修煉這體經,他發現自己無論是從體能還是腦力上都比一般人強,同樣背一通課文,別人可能要花一天的時間,他半天就成了。所以當他得到中醫西醫雙學位的時候,別人吃驚,他倒覺得這沒什麼。

這體經,在西醫的外科方麵對易子魚的幫助最大。就那外科開刀來說,現不說刀工,單單是進行長時間手術的體能上,他就比一般人占優,而且他發現就一般的細小血管縫合來說,別的醫術需要借助光學放大鏡來輔助,他裸眼就能做到,但為了不驚世駭俗,他從來都也帶這光學放大鏡做做樣子。

今年易子魚25歲,走運走了25年,今天終於遇到一個坎了。

“子魚醫生,俺求求你,救救俺的兒子吧,這娃子才6歲啊,人生的好多事情都等著他去體驗去認識的啊,放著他就讓他這樣翹咯,這不公平啊,俺求求你啊醫生。”眼前病人的父親跪倒在地上,不斷的哀求著易子魚,但不和諧的地方卻是,他手裏還拿著一把手術刀,架在了一同跪在地上的一位實習小護士的脖子上“求求你吧,就請你為我的兒子做心髒移植手術吧”。

按照道理,心髒移植手術這種西醫上屬於最高端的手術,不應該會找一個這麼年輕的醫術來做的,但一切卻因為一個意外,把易子魚捧上了雲端,導致他這次狠狠地撞到了槍口之上。

因為讀的是本碩連讀的醫學專業,所以24歲時畢業,易子魚進入了晴海市最大的醫院晴海市人民醫院,在急救科實習,按照道理來說,不管一個實習生多麼的出色都好,在剛實習的時候,都不會讓他上手術台的,頂多是進手術室觀摩。在他到醫院報到的第三天,他排到的是晚班,和他一起值夜的是早他半年進來的另外一個李姓實習生。他們將跟著當班的張主任一起值班。那天是李姓實習生實習剛好滿半年的一天,這一天,張主任找過他談話,說是如果晚上遇到需要做手術的時候,他要上台做醫學助手了。李姓實習生很興奮,一直拉著易子魚嘮叨著這件事。

到了子夜時分,忽然送來了一個因為醉酒駕車,然後出了車禍的重傷員,腸子都流出來了。進入手術室的李姓實習生,一看到這種慘狀,當下就眼前一黑暈了過去。由於人手不夠,張主任隻好讓同樣進來實習觀摩的易子魚頂上。在搶救過程中,觀察易子魚的動作,特別是縫合血管時的快速與幹淨利落,張主任也自愧不如,完全都不像是一個實習生。結果便在第二天的時候將易子魚提升成了醫學第一助手,負責手術台上的工作支持,而李姓實習生則打回了觀摩實習的冷板凳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