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思遠(1 / 3)

大院中的家屬在戰前都已經被轉移,思雨思雨被安排在另外一個靠近地麵的房間,因為她需要隨時觀察外麵的情況,她奶奶也被送到了另一個療養院。

思遠昨天掙脫阻攔自己的媽媽和奶奶,來到大院幫忙,奶奶被氣的住院了。今天得到爸爸支持的他,主動到了醫院和看護奶奶的媽媽‘談判’。

“奶奶!”一進門思遠喊著,看到正坐在床邊的媽媽,又叫了一聲:“媽媽。”

媽媽坐在床邊正拉著著奶奶手,看到思遠示意他不要大聲說話。思遠看到奶奶正在睡覺,雪白整潔的被子露出奶奶黝黑滿是皺紋的臉,她正閉著眼睛睡覺,眉頭緊鎖不時眼皮抖動一下,看來睡得並不安穩,那耷拉在床單上的手半握著,瘦瘦的隻剩一張褐色的皮膚,這雙手帶給思遠太多回憶:爸爸被審查的時間長達11年,那時候媽媽帶著5歲的姐姐在城裏上班賺錢,自己剛剛過了滿月就被送到鄉下的奶奶家。奶奶家在陝北的山區,丘陵溝壑黃土漫天,據說那裏出來好多戰鬥英雄。

奶奶家住的是窯洞,爺爺身體不好,有哮喘病,不時的會咳嗽,為了不吵醒愛哭鬧的思遠常常在屋外待到深夜。奶奶瘦瘦的卻很精神,是附近有名的內外(做家務,地裏幹活)一肩挑。

那會家裏隻有媽媽賺錢,這錢珍貴的很,被分成了三份,思遠的奶粉錢,姐姐後來的上學錢,還有家裏日常的費用,這樣思遠家真的是月光族。後來思遠也長大點了,媽媽卻下崗了,這讓家裏的生活更加拮據。因為沒有更多的錢供思遠上學,他隻好在鄉下的小學校讀書。說小學校都有些大了,其實就是一座土地爺爺的小廟,平時坐在外麵的空地上課,有筆和紙都沒用,因為沒有樹枝在地上寫的來勁,寫錯了用手一抹,很方便,土地爺爺的小廟隻有下雨的時候才會擠到裏麵避雨。學校沒有什麼教材,思遠的姐姐思燕會把自己用過的書寄回來,這樣就在一個自稱老秀才的老爺爺教學下,‘挑三揀四’的學會了一些知識,平時就是瘋玩,真正的瘋玩,用腳踢著黃土撒野的奔跑,多年後思遠都懷念那種暢快。爺爺奶奶在這裏有好多山地,平時很忙但是收的糧食卻很少,因為沒有水,收獲的糧食到很遠的鎮上換些油鹽,其餘的就被很節省的吃光了。

奶奶做的飯很好吃,她會把麵團變魔術一般捏成各種小動物,哄得思遠就著醃菜都能吃兩個黑豬(黑麵捏的小豬),媽媽寄來的白麵隻有很特別的日子才吃,比如自己過生日,或者是供奉土地爺爺的日子,再就是過年的時候,白麵很好吃,在這個貧窮地方長大的思遠最大的理想就是每天吃白麵饃饃,就著老鹹菜,那生活想著屁股蛋上都能笑出酒窩來。

奶奶也很能幹活,小時候的思遠就是在奶奶背上長大的,陪奶奶做飯下地打糧食,奶奶的背就是最舒服最溫暖的小床。從小思遠的身體不不怎麼好,時常生病,生病也沒辦法,離著鎮上的小醫院太遠,一般都是奶奶的土辦法,炒熱的黃土捂腳丫子再加上奶奶整宿整宿的嗬護,每天睡覺,思遠的事情就是閉上眼聽奶奶老掉牙的故事,奶奶的事情就是重複講著靠想象力勾勒出的故事和用手摩挲孫子的小肚子幫助化食。夢中的思遠呆在故事裏,感受著奶奶粗糙的手一會覆在自己的額頭擦汗,一會在臉蛋上摩挲,一會在拉著小手,一會捂著小腳,所以每天奶奶的故事和奶奶的手都是必須的,沒有她們睡不踏實。

因為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村裏的鐵蛋他們都欺負思遠說他是沒爹沒娘的孩子,為此思遠常常和他們打架。有一次在山上下了暴雨,奶奶的窯洞被衝塌了,還好人都沒事,村裏的人都來幫忙修房子,思遠也幫忙,就沒和約好的鐵蛋他們去村後的水塘抓青蛙,因為這裏很難下雨,也沒什麼積水,所以能抓青蛙和小魚是很難得的娛樂項目,思遠沒有去,因為他要幫奶奶搶救泥土裏的被子和碗筷,等到忙完以後天都要黑了,趕去的時候夥伴們已經都也滿載而歸,鐵蛋他們笑話說沒爹沒娘的孩子就是事多,思遠和他們打了起來,打鬧中不服輸的思遠被他們壓住喂了三個青蛙和一大缸子的蝌蚪,這樣思遠住院了,思遠昏迷中聽到奶奶一聲接著一聲的呼喊:“土地爺,每個時節我都會上貢燒紙給你磕頭,送遠娃子回來吧!送遠娃子回來吧!”奶奶的手一直拉著,坐著驢車把思遠送到了鎮上的醫院,昏迷中又被轉到了城裏的醫院,這樣已經過去了三天,到了媽媽所在的市醫院後,做了檢查,醫生搖搖頭示意大家放棄吧,病危通知都下了之後,奶奶依然在醫院外麵燒紙磕頭,被保安驅趕也沒有放棄,又在醫院外麵的大街上燒著紙人說要代替孫子伺候閻王爺,這時候也許奶奶能做的隻有祈求各方神靈將孫子還回來,後來思遠居然心髒停止跳動之後又活過來了,真的活過來了,醫生都也感歎這個奇跡,腸道嚴重劃傷重度感染,大腦也被毒素侵害,居然活了過來,康複之後眼球發生了一些病變,讓思遠看到的東西都是慢速度,身體韌帶也被感染成了黃綠色,康複之後居然‘彈力十足’。在思遠出院那天,又一個好消息傳來:爸爸被放了出來。這讓一家人高興的抱頭痛哭,可是爺爺卻在得到兩個好消息的那天晚上去世了,他十一年了沒見到自己的兒子,也聽不到爸爸的呼喊,就這樣快樂如煙火一般消散了,全家人又陷入了悲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