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楞伽經(1 / 2)

莊帝來到拓跋青的近前,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頭,說道:“青兒,別難過了。人死不能複生,師叔若是泉下有知,也不想看到你現在這個樣子的,隻有你好好的,師叔她老人家才能夠走得安心!”

“嗚嗚...,人家知...知道,可是一想到以...以後再也不能見...見到皇祖母了,青青心裏就...就很難受...”拓跋青哽咽著說道。

莊帝伸手將這眼淚汪汪的小嬌妻攬在懷裏,輕拍著她的後背,安慰道:“青兒,乖,以後我會好好照顧你的!”

拓跋青雙臂緊緊抱著莊帝的雄腰,將頭靠在情郎的胸前,低低不停啜泣著,弄得莊帝心疼不已......

許久等拓跋青稍微平靜了一些後,莊帝弄了些木材架了兩個垛子,將巫行雲和李秋水放在上麵火化之後,尋了兩個壇子盛了些許骨灰,準備他日將她們的骨灰葬在無崖子墳墓的旁邊。

“青兒,我們走吧。”一切收拾停當,莊帝看著拓跋青柔聲道。

拓跋青遲疑了一下道:“莊大哥,青兒昨夜失蹤,父皇和母後一定很擔心。我...我想回去一趟,給他們留封信。”

“哦,應該的,是我疏忽了。那今天晚上我帶你再回去一趟。”莊帝一拍額頭道。

且不提,莊帝二人再回西夏皇宮,留了信後,直奔靈鷲宮。卻說少林寺中的醜和尚虛竹,此刻武功卻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增長著。

機緣這種事情,很是奇怪。它不會管你是美是醜,是善是惡,是聰明不凡還是糊塗透頂。它的發生完全沒有規律可言。可能你隻是無意間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突然人品爆發,然後人生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

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

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

.......

雲何淨其念,雲何念增長

雲何見癡惑,雲何惑增長

何故刹土化,相及諸外道

雲何無受欲,何故名無受

......”

藏經閣內虛竹盤坐在一方蒲團上,小心捧著一卷古樸的《楞伽經》經書,一遍又一遍地默默誦讀著。這樣的事情,他已經做了好幾個月了!自從上次送請柬回寺之後,虛竹除了以往的早晚課外,便又多了一項活計——照料藏經閣內的佛學典籍!當然,這些佛學典籍隻是純粹的佛經而已,並非少林七十二絕技等等武功絕學!那些武學典籍對少林寺重要無比,乃是其號稱泰山北鬥、立身武林的根本,自然不會由一個武功低微的小和尚看管,而是由眾多少林長老和內門弟子嚴加看管,縱使是少林本門弟子要習之也是千難萬難!

《楞伽經》乃是震旦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無上寶典,因此是曆來禪者修習如來禪、明心見性最主要的依據之一。除此之外,此經中詳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而這些法門,也都是法相宗、唯識學主要研習的對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以及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的體、相、用,更是唯識學的本色當行;甚至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以及二種無我(人無我及法無我)亦是相宗參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以有人曾言:《楞伽經》者,所明在無相之虛宗。雖亦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說法,處處著眼在破除妄想,顯示實相。妄想者如諸執障,有無等戲論。實相者體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