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1 / 2)

大秦王朝崩潰的真實原因

對於秦朝滅亡的原因似乎早有定論,當人們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一定是:“秦朝暴政不得人心,最終導致秦朝滅亡。”而且漢朝的賈誼更是因提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著名論斷而聞名於世,這句話也從此成為眾多開明君王的治國信條。曆史記載似乎也已經證實了這一點,但我卻認為秦朝的滅亡另有原因。

秦能從西北的一個西戎諸侯,掃六合,並天下,氣吞山河,從各方麵來看秦自有其過人之處。誠然到了六國故土,當地百姓也許不能適應具有秦國特色的律令。但秦朝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百萬雄師,這支軍隊身經百戰,所向無敵,曾經讓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戰場上的秦軍個個赤膊上陣,掖下夾俘虜,手提敵軍首級(這跟秦國的軍事獎勵製度有關,秦軍領賞以腦袋為憑,因此腦袋是最重要的),勇猛無比,正因為如此,秦國三萬科頭大軍才能大敗魏國十萬甲兵,從而奠定秦國強國之基。而且當時秦軍的軍事經驗是最高的。秦國兵器的製作工藝也是最好的,已經實施了流水線式的生產程序,為此,秦國仍沿用以青銅器來製作工藝,不使用鐵兵器(因為當時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比鐵器要成熟的多,完善的多)。試想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土崩瓦解了呢!!為什麼一支能橫掃六國的軍隊被剛剛武裝起來的農民起義軍給消滅了呢?為什麼一支能在長平與趙國四十五萬鐵騎鏖戰數月並全殲敵軍的大軍卻被三萬破釜沉舟的項軍給全殲了呢?最後這支軍隊連關(涵穀關)內都守不住了,把鹹陽都給丟了。試想當年蘇秦掌持六國相印,率百萬之師都不能攻下。而劉邦和項羽都隻有幾萬軍隊就這樣把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給送終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都說秦朝暴政,但究竟暴在哪兒呢?是“連坐、族誅”等嚴刑峻法?還是所謂繁重的勞役?當時天下初定,六國民眾尚未歸心,各地反秦勢力蠢蠢欲動,大有顛覆大秦之勢。此時若不施行嚴刑峻法,又怎麼能壓製眾多反秦勢力,“連坐、族誅”隻能說明秦朝法製嚴明,不徇私枉法。就像共和國開國之初,麵對各地的反革命勢力,新生的人民政權不是一樣施行了“三反五反”運動?對於勞役,修長城是不得已而為之,總不至於為讓百姓修身養息就任憑匈奴橫衝直撞。而阿房宮根本子虛烏有(據考古學家最新發現表明,所謂的阿房宮遺址上沒有建築的痕跡)。除此之外也許有人還會說到“焚書坑儒”,就憑秦始皇殺幾個儒生,燒幾本破書又怎麼能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相比?但漢朝卻沒因此在漢武帝時滅亡,而秦朝卻因此滅亡,這豈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