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水淡化器計劃(1 / 2)

掛斷了電話,唐沐也沒了和小蠻談論該如何創建公司事情的心情,直接找出紙筆,開始畫起了海水淡化器的圖紙。

海水淡化器並不複雜,整個機器隻有兩大部分總成,過濾器和儲存室,這兩大部分最難得就是過濾器了,而各個國家一直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其中做的最好的是美國,他們已經能夠依靠滲透壓的原理少量汲取淡水,但是產量實在是低的可憐,二十四小時才1.3升,遠遠不能達到普及化的地步,而且美國也隻是單單裝備給了海軍陸戰隊使用,使他們在長期落水的時候,不至於渴死。

而現在唐沐設計的這個,就是可以量產淡水的淨化器。像這種淡化器唐沐有許多套方案,最高級的一種是,將海水隔開,然後在裏麵投入一種納米機械,這種機械可以將海水分子化,使其變成分子形態,最後利用氫氧的配比在還原過來,既節省了能源,也沒有任何的汙染,而且非常的高效。

但是唐沐並不打算拿出這一套,最起碼現在不打算拿出來。因為有兩個大問題他需要考慮,第一,這種納米機器人以他現在手頭的資金,設備根本造不出來,除非世界上最精密的實驗室才可以,想想這種實驗室恐怕隻能在美國才有了,別人也不會那麼好心的借給你用。

第二點就是如果他將這套方案拿出來的話,那麼他絕對會引起世界各大國的爭搶,這樣的人才無論是那個國家都不會放過。

單單這一項技術,唐沐就可以將世界上大部分的科學家給比下去了。可以將物體分子化,那麼如果更進一步的,直接將深埋在地下的礦藏分子化,那麼隻要製造出這種納米機器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在地下挖礦了,而且還沒有任何的人員傷亡。

這種推理完全正確,但是真正做起來,卻相當的有難度,因為這種納米機器人是根據水電解原理製造出來的,但是想要應用到挖礦的地步,那複雜程度將不亞於登上月球了,原因很簡單,地低下的雜質要遠遠多餘海水,隻要你將納米機器人放下去,那麼你得到的不是礦藏,而是石頭。但是如果是純礦的話,那結果又另當別論了。

而現在唐沐畫的海水淨化器隻是一種純機械,它是建立在地球現有的淡水淨化器的模型之上的,他最先進的一點就是可以量產淡水,唐沐給這個淡水淨化器規定的理論標準是每天120噸,雖然不是很多,可能連一個小型城市一小時的用量都不夠,但是如果有一個專門淨化淡水的工廠,而這家工廠用幾千台這種機器呢?那產量絕對不會少,而且海水是一種不消耗成本的無限資源,這種淡水淨化器本身造價不貴,而且也沒有什麼大的消耗,再加上是民營投資,政府征的稅收相對來說也不重,這樣的條件聚集起來,這家工廠絕對是穩賺不賠。

畫好了圖紙,他將一部分數據和參數傳到了學校的交流論壇上,每所高校都有這種論壇,這種論壇就是供學生發表一些論文,學術的場所,而且學校還有專門的人負責整理,從中尋找真正有價值的資料。

這一切做好後,接下來就是安心的等待了,最快三天,論壇版主就會給予回複,唐沐相信自己設計的這個東西一定會引起學校的轟動。

謝雲坐在電腦前,就像往常一樣打開論壇看了起來,雖然他知道上麵大部分的科技論文都是一些沒有營養的話,而且有的還是照抄別人的東西,但是他一直沒有將這個工作丟掉,他希望能夠從中找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哪怕這個希望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