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雖然每次都輸,但他的進步好像越來越快了啊。要是我能學會他那什麼練氣術就好了。”蕭凡心裏這般想著。
說也奇怪,兩人一般大,按理說應該有輸有贏才對。即使蕭凡經常上山砍柴,力氣比較大,身手比較敏捷。但秦遠家學淵博,祖父曾在神朝為將,拳腳功夫那是一等一的。更是曾得高人指點,懂得一些練氣術,就算秦遠年紀小,沒練到家,也不可能輸多贏少才對。事實卻是——
他一次沒贏過!
準確地說,是從三年前到現在,一次都沒贏過!
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秦遠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找蕭凡比劃比劃,找找存在感,順便檢驗檢驗自己的練氣成果。隻可惜,每次都打不贏,就連蕭凡自己都想不明白其中道理。
他隻是隱隱覺得,這絕對不是什麼與生俱來的戰鬥天賦,而是跟三年前他在伏龍嶺的遭遇有關。因為自從那次從伏龍嶺回來以後,隻要精神力高度集中,他就看什麼都放緩變慢了,而且看什麼都特別清晰。所以,不管秦遠的拳風有多猛,腿法有多快,蕭凡都可以提前看破。料敵先機,避重就輕之下,自然穩操勝算。
伏龍嶺是一座山,一座很高的山,離青石鎮不是很遠,但也不算太近。
伏龍嶺上有個洞,一個很普通的山洞,附近的人管這洞叫龍岩洞。
說它普通,是因為這洞跟一般的山洞沒什麼區別,就是山峰上凹了一塊,可以遮風避雨。龍岩洞並不隱蔽,就在伏龍嶺的山頂,很多獵人藥師,路過的人都進去過。如果非得說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龍岩洞外有塊碑,石碑,碑上有字——
鎮!
鎮魔碑!
附近的人卻管它叫鎮魔石,鎮魔石存世的時間已經很久遠,很久遠很久遠,久遠到誰也說不清它具體在那兒多久了。就連鎮魔石這個名稱,也是老人們口口相傳,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因為鎮魔石的石麵早已斑駁,石麵上的鎮字早已模糊。就連鎮魔石本身的碑體,如今也是坑坑窪窪,被歲月侵蝕的厲害。
這樣一塊石碑,自然有它的故事,而山裏的故事,往往和傳說有關。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具體多久就誰也不知道了。伏龍嶺那會兒也不叫伏龍嶺,而是叫青龍潭,青龍潭裏有條龍,這條龍顏色當然是青色的。嗯,跑題了。青龍潭裏的龍司職四季變化,執掌風調雨順,附近十萬大山中的居民自然日日叩拜,敬畏有加。
這條青龍有個壞毛病,它喜歡吃人,越是強壯的人它越喜歡吃。隻要肚子餓了,就四出覓食,一時間天怒人怨,百姓紛紛焚香禱告上蒼。最後事情捅到了仙帝那裏,仙帝震怒,當即派下天兵神將捉拿孽龍。不過青龍這吃人的毛病雖然不好,本事卻是大大的有,天兵神將非但沒能將它捉住,反而將它口味養刁了。自此以後,它就不吃人,改吃神仙了。神仙是住在天上的,天庭大亂,十萬神魔也經不起青龍這般吃法,奈何又沒人降得住它。
便在這時,天外飛來一塊奇石,化作石碑,迎風見漲,鋪滿天地,嘭的一聲將青龍壓在了青龍潭中。龍身化作山體,龍血溶入了地下,遠近十萬裏都因為青龍的血而草木瘋長,土壤因此而變得利於植物存活,這就是伏龍嶺的由來。
而鎮魔碑就這樣立在了伏龍嶺上,千千萬萬年過去了,有不少仙道中人來過,想要探出鎮魔碑的奧妙。但這故事本來就隻是個故事,誰傳下來的已經不重要,也已經無法考究。因為這故事原本不是什麼秘密,自古以來,山裏鄉間的傳說太多太多太多,多得根本沒人能夠記完數清。任這些仙道中人如何探查,也沒能發現異常,最後一致得出結論,這就是個民間傳說,杜撰的事情怎能當真?
蕭凡是聽過這個故事的,小時候信,稍微大些就不信了,直到那天他在龍岩洞避雨。
那天的雨勢很急,雷聲也很大,天地間盡是如柱的水簾,電蛇漫空亂竄,那是蕭凡見過的最大一場雨。別說蕭凡,便是年近百歲的老人們也沒見過,千百年難得一遇!
他看到鎮魔石發出了光,那光芒非常柔和,但那光芒又十分特別,便是漫空的風雨雷電加起來,也不能及其威勢的萬一。因為他親眼看到當那石碑發光時,有那麼極短極短的一刹那——
雨停了。
風歇了。
漫空的雷電靜止了。
仿佛它就是這天地間的主宰,它就是這一切規則的規則!
然後,他暈了過去。
再然後,他看什麼都不同了。
再再然後,他就把這當成了自身最大的秘密,任何人都不知道,也不能知道的秘密!
這世間總有許多事情是沒法理解,也解釋不通的,就像他這次的奇遇。
這世間也總有許多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因為每個人都有秘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