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絕技的故事
在民間,隱藏著各種身懷絕技之人,這些出神入化的絕技,有些在今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除了天賦異稟,真正的絕技,一定是建立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之上,看似神奇的背後,是日複一日的汗水……
泥人張賤賣海張五
張明山江湖人稱“泥人張”,捏泥人在天津是一絕。
那天下雨,泥人張獨自坐在飯館裏飲酒。過了會兒,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小二一瞅,趕緊吆喝:“張五爺,裏邊請!”
一聽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瞧瞧這大名鼎鼎的張五爺。這位爺被盛京將軍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有“海張五”一稱,他仗著自己後台硬,橫行霸道,很招人厭。
過了會兒,泥人張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自己來。有個細嗓門的說:“聽說,泥人張能一邊看戲,一邊手放袖子裏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台上什麼樣,他就捏什麼樣。”海張五大粗嗓門說:“怎麼可能?我看也就是捏得像個人樣!”
這些話,飯館裏的看客全聽見了。泥人張隻當沒聽見,他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隻瞅著桌上的酒菜,左手擺弄起這團泥巴來。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手一停,把這泥團往桌上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看客們伸脖一瞧,真絕了!這核桃大小的泥團,賽過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大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
海張五隔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正走出門的泥人張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泥人張頭都沒回地走了。
第二天,北門外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一排排海張五的泥像,還加了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裏。這些都是翻模子做的,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寫著:“賤賣海張五!”
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泥模子也買走了。
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到了今天。
(選自馮驥才《俗世奇人》)
打虎與逮貓
有個叫焦奇的男子,擅長赤手空拳打老虎。在山東沂州的山嶺裏,猛虎很多,焦奇聽說後,每天徒步進山,碰上老虎就打死,再背虎下山。一次,他一下碰上了三隻老虎,是兩隻大老虎帶著一個小老虎。焦奇一看,接連打死了兩隻大虎,左右肩膀各扛一隻,小老虎則活捉,帶下了山。眾人見了都怕得要命,隻有焦奇談笑自如。
一個當地的富人聽說了焦奇的打虎絕技,就擺了宴席招待他。聽焦奇在宴席上大談平日打虎的場麵,大家紛紛入了神。正在焦奇講故事的時候,宴席上躥來一隻大花貓,跳上了酒席抓東西吃,把湯湯水水弄得滿桌都是。富人歎道:“這鄰居家的貓怎麼那麼討厭,三天兩頭過來偷東西吃!”焦奇聽了,站起身來,一拳向貓打去。酒桌上的食物瓜果都被打得粉碎,可貓早已跳到窗腳去了。焦奇大怒,追過去又打了一拳,窗戶上的木格被擊斷了,貓又是一跳,縱身上了屋脊。焦奇更為惱怒,張開雙臂,做出準備生擒的樣子,貓卻懶懶地叫了一聲,拖著尾巴,慢吞吞地跳過鄰居家的高牆,回去了。
富人和在座賓客一見,都拍手大笑,焦奇羞愧難當,離席而去。
能裝下一整頭牛的大鍋,不能用來燒小魚;十分貴重的弓弩,不值得拿來射小老鼠。才能應該用在恰當的地方,才能擔得起“絕技”之名。
健兒服輸
明朝時,有個男人叫健兒,靠殺牛賣肉度日。他從小武藝過人,但性格魯莽,驕橫狂妄。
一次,健兒拿了牛皮和牛骨跑到外地叫賣,賺了三十兩銀子。回家途中,健兒在旅館喝酒,把錢袋隨意地放在桌上。掌櫃的見了,好心勸道:“錢要小心收好。”健兒把酒杯一扔,拔刀砍向桌子,說:“要你管?誰有本事取走我腰間錢財,我一定磕頭認輸!”
健兒喝完酒,搖搖擺擺繼續上路。有個年輕人追了上去,問道:“可否和長輩同路前行?”健兒答應下來。健兒看到年輕人身上有把弓箭,就問:“你擅長玩這個?”年輕人回答:“學過,但不熟練。”健兒來了興趣,取過弓箭,用盡全身力氣都沒能將弓拉滿,一氣之下把弓扔了,說:“根本不能用!”年輕人拾起弓箭,輕鬆地執弓拉弦,正巧一隻野鴨飛過,年輕人一箭命中。健兒感到十分驚奇。年輕人發問了:“您腰間掛著短刀,一定很擅長吧?”健兒得意答道:“是。”說著,把刀解下來,對著年輕人炫耀。年輕人接過刀,用雙手一拉,一把刀立刻被拗彎了。健兒大驚失色。又走了幾裏路,年輕人出其不意,先殺了健兒的馬,再拿去了健兒的三十兩銀子。健兒磕頭求饒,年輕人不屑一顧地說:“你這沒用的東西,根本不值得我來殺,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