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新傳第二十章 若耶花燭(1 / 3)

(38)若耶花燭..竹,世界上最美麗的植物,最高雅的植物,文人騷客雅士美女最鍾愛的植物!公孫珞聽說聽說丹兒去斑竹村會見施施,不知何事,但知二人情愈姐妹,絲毫不覺奇怪,卻十分想念,一天不見丹兒就覺得難受。另外,文種家中,丹兒和脂凝形影不離,使他難於真正暢述快樂,也怕丹兒不在,脂凝會來糾纏他,所以問明路徑,單騎向斑竹村馳去。由於不很著急,想讓丹兒施施有一點知心女友單獨相聚、敘述閨閣舊事的時間,因此走得不很快,甚至順路也看看越國美麗的風光,三天後才到達斑竹村。這真是一片竹海!各種竹子,水竹、慈竹、楠竹,但最多的是斑竹,真是綠色蒼翠的世界。公孫珞歡喜,心想施施真會選好地方,兩位美女在這優美的地方相會,為景添色,為美添雅,陶冶情操,陶醉心靈。..公孫珞心情愉快,但很快發現,這裏地曠人稀,有的三五家聚居,有的一家一戶,單獨掩映在竹林中,斑竹村範圍很大,不知她們住在哪家?好不容易碰見一人,問有兩位美麗姑娘,和範蠡將軍在一起,不知落腳何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是一個編竹器賣竹材為生的竹民,自然知道範蠡,也認識,但最近未見來過,對兩位姑娘卻一無所知。天色漸晚,公孫珞覺得需要找個落腳過夜的地方,竹民說:深山野林,難得有客人到來,這裏家家戶戶都歡迎外客,食宿都是免費熱情招待,如果願意,就去小人家中,就在那遠處深穀林中。公孫珞一看太遠太僻,謝了以後說:我還是找一家客棧吧,方便些。那人有些不高興,說:我們的村中心,由此往南,5裏多路,有些店鋪,客官可到那裏住宿。說完挑著賣剩的竹器要走,公孫珞過意不去,說:大哥,我買你兩個竹籃。挑了兩個個精致的,想送給丹兒施施,她們一定高興,讚一句:真是巧活計。那人大喜:客官,你算識貨,送給你了。..公孫珞來到村中心,也隻有十來戶人家,兩三家賣日用雜品和豬牛羊肉的,一家匠作鋪,兩家客店兼飯攤。卻見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不知何事。公孫珞進了店,一個中年婦女接待,叫小兒子把馬牽到後麵去洗喂,一麵滿麵笑容地說:客官來巧了,我們今天有人辦喜事,一會可以看熱鬧有酒肉吃。公孫珞問:可是什麼官長或大戶人家?我看家家張燈結彩。老板娘笑道:哪有什麼官長大戶人家,就是喜娃子和歡歡小細娘(小姑娘),都是竹民人家,編竹為生,我們這裏人少,哪家的喜事就是全村的喜事,外來的客人最受尊重,來得越多越好,認為帶來喜氣運氣,一會客官被當作貴賓招待,就明白了。公孫珞感到有趣而高興,隻可惜打聽丹兒和施施卻不知道,莫非他們已經離開?要能找到,嚇她們一跳,看她們驚喜的樣子,多麼有趣!..領進一個不大的房間,打來熱水洗臉。這房子和桌、椅、床、榻等家具,幾乎都是竹子做的,不但別致,而且有一股清香,窗外也是竹林。公孫珞想,好美的地方,比我的鬆林堡別致,和丹兒婚後,在這裏建幾間小屋,常來住住,丹兒必定歡喜,可算神仙歲月了。老板娘送上四樣小菜、一碗米飯、一小壺酒,說:客官先墊補墊補,但也別太多,吃完就可以出去看熱鬧了,喜酒開得晚,我怕你會餓。公孫珞不止一次感到越國人民的善良、體貼。這樣鮮嫩的竹筍,在吳宮裏也未嚐過,新采的蘑菇,有鬆樹的香氣,一小盤野兔肉,一小盤山雞肉,真是可口。.老板娘讓小兒子領公孫珞到村社大院,立即有七八人迎接,讓到上座,與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一起。人們請教過姓名,但似乎根本沒記住,尊敬他不是因為是外國人或王孫公子,隻是因為是遠方來的客人。有人端上茶水點心,一讓再讓。院子很大,有三四十人在張羅,點燈籠掛紙花,安排桌椅,也有許多小孩跑來跑去地搗亂,除被笑罵兩聲,今天也得到特別寬容。正上方一座神龕,點著香燭,擺滿供品,一排四個大椅子,尚無人座,大約是新郎新娘父母的。旁邊是一撥鑼鼓吹打手,外麵也有鑼鼓聲聲,一派喜慶氣氛。...一會小孩亂跑,說花轎來了。公孫珞也隨大家出去看,一乘不大的轎子,完全是竹子做的,插滿了山花野花,名副其實的‘花轎’,四個人抬著,這是去迎親的,前麵一撥吹鼓手,後麵是新郎,穿著嶄新的絲綢長袍,新帽新鞋,十字交叉紮著大紅綢,胸前一個巨大的紅綢花,帽上插著金花,騎著一匹大馬。看來隻有十七八歲,稚氣未脫盡,大圓臉盤上掩不住的喜悅,簡直是傻乎乎的。後麵跟著親戚,個個笑容滿麵。再後麵是村民、小孩,歡聲笑語。...到了新娘家,表兄堂弟,拿著棍棒,裝出凶惡的樣子,保護新娘不讓接走。新郎又是打躬又是作揖又是塞錢,才過這一關,又遇上表妹堂姐,更是一番刁難作弄,為了新娘到手,新郎甚麼都做得出來,低聲下氣,這讓公孫珞感歎而高興。好不容易把新娘請上花轎,大紅的衣裙,紅巾蓋頭,也看不見麵貌。新娘的弟弟,小舅子,今天是最大的‘官’,騎馬跟在花轎後麵,叫做‘押轎’,新郎要用各種方法拍他馬屁,稍不如意,‘押轎官’就可令花轎抬回。這一行隊伍,浩浩蕩蕩,繞村三圈,走過家家戶戶,都出來撒花祝福。一位老人對公孫珞說:可憐一個姑娘一輩子就光輝這一天,當然得讓她好好風光風光。公孫珞很感動,想:我一定要讓我的丹兒不但在做新娘時風光,我要讓她風光一輩子,用我的心、我的愛。最後才到村院拜堂成親,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拜長者、拜遠客、拜來賓---遠客隻有一個公孫珞。新人被送入洞房行合巹禮,外麵則大開筵席,相互酬祚,猜拳行令,大聲喧嘩,開懷暢飲。新郎新娘換了衣服,出來一一敬酒,三天無大小,半大孩子特別鬧騰,無人有權幹涉,公孫珞作為貴賓,人人歡迎敬酒,直到天明,醉醺醺回屋睡覺。.這個鄉村婚禮給了他極深的印象,兩個字概括:溫馨。想起吳宮王室婚禮的呆板禮儀、沉重、磨人、俗套、缺乏真正的情感和歡樂,如果能和丹兒有一場這樣自然的鄉村婚禮有多好!正在迷迷糊糊,老板娘在外麵輕輕叫:客官,醒了嗎?有人找你。公孫珞忙起身開門,見是個做小買賣的漢子,說:你是公孫珞大人吧?我是從這裏過路的,給你帶來一信。公孫珞一看是丹兒的筆跡,心中狂跳,忙於看信,連送信人怎麼走的都不知道。信是寫在一方素絹上的:阿珞哥哥,丹兒想你。我和施施妹妹在班竹村她的姨家玩了三天,那裏景色真好啊。現已回苧蘿東村,玩賞若耶溪水。範將軍事忙,施施已陪他回京,妹想等哥來,安安靜靜高高興興玩幾天,還有要事商量,這裏景色也美啊,見字請速。--丹。.公孫珞高興得跳了起來,留下幾塊銀錢,馬上要走。女老板一定要他吃點飯,說你喝了一夜酒,沒吃多少東西。公孫珞心急,老板娘給他包了一包吃食,掛在鞍上。公孫珞謝了,打馬就走,想到要和丹兒在美麗的若耶溪畔相會,快樂得像隻小鳥,一路上摘取美麗的鮮花,裝飾在兩個花籃上,向若耶溪如飛馳去。.若耶溪啊,你還像姑娘們浣紗時那樣美嗎?丹兒的家,自母親被文種接去後,無人居住,已經殘破,但現在不同,一雙打滿老繭的手精心修理,裏外煥然一新,把院子擴大了一倍,又在院後請人蓋了兩間明亮軒敞卻又嚴實隱秘的石屋,全新的家具,還散發木頭的清香。另有一雙能幹並幹了半輩子的勤勞的手,把屋裏打掃得幹幹淨淨,一塵不染,所有的衣物被褥都洗過了,還有一兩件晾在繩上。新的石屋中,帳幔俱全,自然是粗布,也有一種芳香。.公孫珞來到這裏,簡直有些不認識,迎出來的,竟是張無更老漢,脂凝的養父,滿臉皺紋的臉帶笑:您來了,丹兒的媽媽身子還不硬朗,來不了,我和老婆子陪著她女兒。張大嬸也出來了,說:姑娘在屋裏呢,她有些害羞,你進去說話,她有大事要告訴你,關係很大,她想隔著門簾說,請你不要莽撞。公孫珞滿心歡喜地說:我理會得。提著兩個花籃,喜孜孜進了正房。屋裏有點暗,一道小門通丹兒臥房,門沒關,卻掛著一個門簾,這是過去沒有的。一個歡喜得戰抖的聲音傳出:阿珞,阿珞哥哥,你來了,想死小妹了。珞:丹兒,我的寶貝,瞧我給你帶的花籃,多美啊。你怎麼害羞了,是怕張老夫婦,我想擁抱你啊。我……我也想投入你的懷抱……可我有要緊的事同你說,你要願意,等說完了你再看進來不進來吧。(笑)什麼事啊,那麼要緊?你說吧。(聲音有些顫抖)你為我吃了那麼多苦,受壞人折磨,赤腳把腳都走腫了來追我,這些事為什麼不告訴我啊?丹兒寶貝,那算什麼呀,我都忘了,隻記得我愛你,要馬上找到你。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