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姑蘇紅鸞姑蘇台落成了,這是當時各國中最為宏偉、華麗、氣派的建築(或許是中國古史中算得上的裏程碑)。高五十丈,廣三百多丈,依山而建,山樓一體,自然景色與人工智慧巧妙合一。兩根巨大高入雲天的立柱,是越國獻的,雕龍刻鳳,金漆銀粉描滿了花卉翎毛,為了浮運,甚至擴寬掘深了河道。全台從底到頂有26層,300多間大小宮室殿堂,金碧輝煌,美侖美奐,幾乎耗盡了吳國的國庫。得到落成開殿通知後,各國都來朝賀慶祝。.這時是春秋和戰國的交替時期,春秋五霸中的前四位都已過去。齊桓公大約是最守周禮的霸主,在管仲輔助下,尊王攘夷,威信極高。晉文公及其子孫,擁有北方最大的國家,霸業最久,前後持續了一百多年。秦穆公地在西陲,早期不被認為是中國,所以霸業影響較小。楚莊王可能是實力最強大的一個,本人品德也很好。宋襄公已被曆史學家逐出五霸之列,所以最後一位霸主,就應是吳國的闔閭和夫差了。但這時早已忘了什麼尊王攘夷,霸主表現在:國力軍力強大,一聲令下就能會合諸侯。因而,幾乎各國都來慶賀姑蘇台的落成,魯王越王不用說了,陳、蔡、邾、鄭、宋等中小國家都是國君親來。楚國是世仇,被吳王闔閭征服過,但又被申包胥請來的秦軍五百戰車逼退(那時闔閭弟弟在國內反叛,孫武等有戰略眼光報告,楚國太大,民風迥異,切底征服吞下不可能,隻能撤軍),因而暗中敵對,表麵和好,也派了賀使。其他中原大國,秦、晉等都來了首席大臣和重禮。隻有一個國家沒有來人---齊,因正處於交戰狀態,兩軍對峙著。.這可能是吳王夫差事業的頂峰,享受著天下霸主的尊榮,在姑蘇台的正殿,接受各國的拜賀,大開酒宴。夫差說:各位君主,各位大臣,今天姑蘇台落成,感謝各國的光臨祝賀。寡人認為,國力強大,兵精糧足,器械銳利,民富康樂,就不該用兵,去爭城奪池殺人盈城殺人盈野,而應享受天下之至樂,華室美屋、珍饈至味、絲竹管弦、歌童舞女,各位以為如何?自然是一片歡呼聲:大王仁德,大王仁慈,至理名言,千古哲理,聖賢之訓……。吳王微笑,誌得意滿,舉杯邀請大家。.一個冷冷的聲音響起:且慢!一看是須發皆白的伍子胥,吳王滿心不快,腦袋都大了,忙說:子胥相國,今天且歡樂飲酒,政事改日再談。伍子胥說:大王錯之極矣,今天不說,恐他日大王在此身首異處。(指著越王勾踐)此人居然與大王同座,殊不知他雖在吳國為奴,為大王嚐糞,其實居心陰險,臥薪嚐膽,生聚教訓,又有範蠡文種兩個奸人能臣輔佐,姑蘇台耗盡國庫,運梁木大開河道,他日越軍赴水而來,大王不要說飲酒,恐飲尿也不可得。氣得吳王烈火爆發:老賊……賊……滿口噴糞……左右,綁出去砍了!.伍子胥自從助吳王闔閭登位、破楚,又扶夫差坐上王位,受到極大的信任和依賴。那時他正在盛年,頭腦精明,思路清晰,忠心耿耿,出謀劃策全被采納而證明極為有效。年紀漸大,變得剛愎自用,認為自己的忠心天日俱知,於是再不能聽不同意見,再不講方式方法,君臣之禮也有逾越,不但瞧不起群臣,吳王也沒太放在眼裏,滿朝文武對他側目而視,隻有太子友仍尊敬他。而吳王夫差,文武雙全,本具有英雄性格,同時又有一種仁慈的胸懷,這是伍子胥不了解的。這在決定越王的生死和越國的存亡方麵,起了決定作用。他多麼希望施加於越王的恩惠,能洗去他心中的屈辱和怨恨,能夠真心感恩戴德,永遠忠心。越王為奴時,他曾派人去偷聽夜裏越國君臣的私下談話,全是一片感謝不殺之恩、要永遠效忠吳王的話,他哪裏是句踐和範蠡這樣老謀深算的對手。以後的事事表現,句踐無不忠誠無二,他暗暗心喜,用仁德改造了一個敵人,一個國王。另一方麵,伍子胥通過高手亡魂劍卻穿和間諜網,收集來許多資料,證明越國私下練兵,軍力日強,可是找不到確實過硬的證據,卻穿是位高手劍客,不是偵探細作,哪裏是範蠡的對手。表麵上的老弱殘兵,這可以認為是保衛自己的疆土所需,理解為是要報亡國之仇的準備卻很勉強。這使夫差極端為難,改變對越國的態度,等於承認自己過去完全錯了,伍子胥完全對了,這對一個君王,是相當難堪的。而且,畢竟證據並不充足,於是聽從了公孫珞和伯嚭的意見,反而對越國更好,賜予不少土地,減少駐越吳兵,並下令嚴加約束,人心是肉長的,他不信不能感化越王和越國百姓。.伍子胥在吳王最高興、最得意、最輝煌的一天,說出這種不吉利難聽的話,又是當著各國君臣,恐怕是沒有一個人忍受得了,下令殺伍子胥是很自然的。越王忙出位跪下叩頭:大王息怒,東海賤臣句踐,在大王大喜之日,觸怒伍相國,引起大王雷霆之怒,賤臣罪不容誅,願大王誅殺句踐,赦回伍相國。說罷連連以頭觸地。太子友出來跪下:父王息怒,念在伍相國幾代重臣,有功於國,且又年老,酒後胡說,不必與他計較,饒他一死吧。吳王不是糊塗人,隻是越來越受不了伍子胥,但知道他是忠於吳國忠於吳王的,而且他一貫堅持的滅越主張,也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是作為國君應該考慮的政治策略,於是降旨,把伍子胥押回家中看管,一個月不許出門,削去相國之位,由太宰伯嚭進補。伯嚭自然出來謝恩,並想把伍子胥留下的陰影消除,使歡樂重新回來,各國賓客明白此意,也一起鼓勁。可惜,吳王受到的打擊太大,強顏歡笑,與來賓應酬,命人歌舞,並命太子一一勸酒,引領大家參觀姑蘇台的宏偉建築,而自己則回到一間寢宮休息。.王子雄闖了進來,他是唯一不經通報,任何時候可以隨意闖入吳王寢宮的人,而且不管有多少煩惱,見了這位愛子,總能心情愉快。吳王說:雄兒,你怎麼不去陪客,不要讓人說我們依靠國富兵強,藐視他們。王子雄笑嘻嘻地說:有太子大哥陪著,也就給足了麵子了,我是來讓父王高興的。吳王:是的,我見到你總是高興。雄:我說的不是這個,有個妙人兒要拜見你。吳王高興起來:想是什麼侏儒奇技之類?雄:父王同我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吳王隨他走出到一間偏殿,大失所望,竟是王子觚曹和越王句踐。以為又是來勸他的,正想說不必,句踐當眾受辱,也想安慰幾句。句踐跪下:大王,東海賤臣句踐,為賀姑蘇台落成,特別進獻一件天地間的異寶。吳王說:你的忠心我已知道了,姑蘇台的兩根立柱,可算無價之寶,你這次又送了重禮,就不必再花費了。王子觚曹說:父王,這件禮物一定要收下,這姑蘇台雖美,其實還缺點東西,越王正好補上了,會讓父王快樂幸福。吳王:姑蘇台樣樣皆備,還會缺什麼?王子雄說:缺點天地靈氣所鍾之寶,自古至今,恐怕無人享過,父王得之,必能長壽千秋。吳王見他們說得神神秘秘、歡歡喜喜,自己不覺高興起來,笑問:那到底是什麼?.王子雄一拍手,四名宮女,擁入一位娉娉婷婷的女兒,裝束素雅,若不勝衣,冉冉來到吳王麵前,跪下口稱:越國民女鄭丹,願大王千秋萬歲、福壽無疆!吳王像著了魔,半天作聲不得。王子雄笑道:鄭丹起來吧,越王也請起,聽大王問話。吳王這才回過神來:是是,一律賜坐,好說話。宮女搬來錦墩,大家都坐下了。吳王對越王說:句踐君,天地靈氣都鍾於你國,都鍾於此女,寡人真是開了眼界了。這是第一次稱句踐為‘君’,喜愛的眼光在丹兒身上打轉,早把伍子胥等忘得幹幹淨淨,如在雲端,如在天堂。句踐說:越國不過是吳國的外番,靈氣所鍾實在大吳。賤臣知大王要修姑蘇台,就派人在全國選美,選中三千,精選為二百、二十,最後是這個鄭丹,容貌堪為大王執役,於是聘學究和教習教以讀書詩畫、歌舞絲竹兩年之久,仍不知能否當大王清目否,固請王子觚曹和王子雄先行驗看,蒙兩位王爺首肯,才敢獻與大王。吳王全身都在笑:句踐君真是費心了。轉身對丹兒:卿卿會歌舞詩畫了?丹兒:民女略知一二。吳王喜道:寡人吹簫,卿卿隨意歌舞一回可好?丹兒:民女獻醜,請大王指教。宮女送上玉簫,吳王吹起一支‘百鳥朝鳳’,眾人輕輕擊手相和,丹兒離位起舞。.一切事先都有周密計劃,王子雄完全知道吳王的愛好,並得到少正寅指點,丹兒的舉止問答,都是王子雄教的,服裝也是他設計的,淺淺的紅色,是吳王的最愛,穿得很單薄,長長的舞裙,擺幅極大,不但知道吳王會要她獻舞,而且知道會親自吹簫,連曲目也是所猜三個中的一個,可以說,吳王的一切行為,都在王子雄的算中。丹兒妙舞輕歌:.舞袖飄飄,為大王壽,輕歌曼曼,頌大王福。天有金風,百鳥朝之,彩凰纏綿,願鳳憐之。大王威嚴,四海俱伏,越之民女,竟得瞻仰。民女見王,如見紅日,旱望虹霓,奴望甘露。.吳王哈哈大笑,丹兒紅著臉跪下:奴家獻醜,大王恕罪。吳王說:你過來。丹兒前進,頂膝跪下,吳王拉著她的手,撫摸她的頭發和麵頰:你不但是寡人從未見過的絕色美女,而且也是天地靈氣所鍾的才女。寡人喜愛美色,但對你這樣的天仙下凡,寡人絕不輕易冒瀆,任意令你陪寢,玷汙了上天賜我的恩惠。我要在三天後,在諸侯參與見證之下,冊封你為吳國王妃,舉行國王大婚儀式。.對這樣曠古未有的隆恩,丹兒會是什麼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