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新傳(62)星移鬥轉。吳王夫差這次伐齊的巨大勝利,是他一生戰功光榮的頂峰,吳國曾經強大到大敗楚國,而楚是中原各強國都害怕的,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就不敢與楚國較量,楚國小小一個子爵(公侯伯子男)竟然自稱楚王,尊王攘夷的齊桓公,不敢追究他僭號稱王的大罪,隻追究他‘包茅’的芝麻事,就是每年規定應進貢一車茅草給周王室(那時不知楚國多大,以為是蠻荒小國,每年隻需進貢一車茅草),而好幾年沒有進貢,於是楚國說,對不起,把這事忘了,不過一車茅草,得了,每年送去就是,齊桓公也就不追究了了。晉文公城濮之戰對楚獲得一次小勝,但不敢深入擴大。而像吳國那樣五戰拔下楚國郢都,動搖楚國國本,國王隻身逃走的大勝,是空前的,但那時吳王是闔閭,孫武、伍子胥為帥,沒有夫差的功勞。至於夫差大敗越國,隻不過大欺小強淩弱,也沒多少英雄可言。但這次打敗中原大國齊國,十萬大軍対十萬大軍,打得齊國落花流水請降,中原震動,可謂戰功蓋世。夫差滿懷豪情誌得意滿,急急忙忙地要向愛妃炫耀,自己不老,英雄氣概常在。。回到梧宮,覺得氣氛不對。丹妃沒有在門前迎接,衛士宮女都有異樣表情,一問,說丹妃病了,吳王心中打鼓,一進寢宮,隻有宮女藍依依和洪點點在。丹妃麵朝裏臥著。吳王輕輕拍著她,輕聲呼喚:‘丹妃。’洪點點也輕輕叫喊,‘丹妃’慢慢轉過身來,慢睜星眸,看見吳王,滿麵驚喜:‘大王,你回來了。’要掙紮坐起,王忙說:躺下躺下,寡人先脫了甲胄就來陪你。出來更衣,問藍依依怎麼回事。蘭說:娘娘一到這裏就覺偏寒,前天和昨天,大風大雨黑雲壓天,雷電交加,娘娘受了驚嚇,一直喊大王的名字,我們六個人陪著她擁著她,都不要,就要大王。吳王說:不要緊,寡人回來了,傳太醫。這時隻有太醫令少正寅先生在,王說,那就傳他吧。吳王的幾位心腹衛士報告,在幾株株高高梧桐樹上,都釘著3支長箭,娘娘嚇壞了。吳王回來,警衛自然加強,反複安慰‘丹妃’。少正寅也剛脫下盔甲,馬上換上官服。‘丹妃’現在半坐,倚在吳王懷裏,嬌弱不勝。少正寅請出兩脈,反複琢磨,說:娘娘一到梧宮,有輕微風寒,雷雨大風又略有驚嚇,都不要緊。退開兩步,跪下向吳王磕頭:恭賀大王,娘娘有喜了。吳王這一喜,難以形容,天真寵我,大戰大勝,又添貴子,一定取名勝兒。問有多久了?十幾天,大王出征前幾天,大約英雄氣盛,造下偉業。吳王笑了:那幾天想到要上戰場,是特別興奮,興致勃發,沒想播下龍種。現在,見丹妃有些不適,又特別嬌弱,晚間加倍憐愛,沒有過多奢求。少正寅也說,娘娘年幼初孕,房事需加愛惜,另外,不宜見外人,不宜大喜大悲。吳王一一遵守,如奉聖旨。。丹兒被換出來後,到真正生病了,首先在是擔心脂凝的安全,然後又擔心施施這夥人膽大包天,萬一泄露,後果不堪設想,又擔心以後能不能與阿珞團聚,他還會不會要自己。她覺得自己做的事,沒一件是對的,如果那時不去主動替脂凝頂罪,說不定脂凝已是快樂的吳國王妃,自己也與阿珞正常的結合了。也有些擔心吳王,畢竟年紀差距太大,說不上愛情,但對自己慈愛體貼,甚至溫柔愛護,這些都是很值得感謝的,自己卻一走了之。每晚與施施睡在一起,但常被噩夢驚醒,夢中的吳王,再不是那慈祥的顏色。又想念母親和哥哥,不知何日能見麵,這時不能讓他們見麵,甚至不能讓他們知道。吳國這次對齊大勝後,珠珠王妃決定辦理阿珞的婚事,就是娶正妃的事。同阿珞談,他總是糊塗拖延,珠珠王妃決定強力出手幹預。可選擇的實在不少,首先是魯國,吳國的鐵杆附屬國,如無吳國的保護,早被齊國吃掉了。但與魯國結親,政治經濟上都沒有好處。珠珠自然想到自己祖國秦國,可惜沒有年齡相當的。王子雄提到過周王室的真真公主,珠珠王妃派人去私下打聽,去的三潑人回來反映都極好。。那時春秋時期過渡到戰國,這是一個過程,但作為史學研究,政治上以三家分晉、陳齊代替田齊為標誌。西周時王室權威至高無上,平王東遷後,王室衰落,諸侯崛起,進入戰國,家臣崛起,諸侯衰落,這是一個曆史的進步過程。但在道義上、名譽上,周王室仍是天下共主。如果不圖財力軍事錢權,那周王室的高貴血統,仍被很多人看重,吳國恰恰是這樣的國家,軍事強權已達頂峰,自認為財富天下第一,若能取得周王室的公主,政治上,聲譽上可大大提高。而當時像吳國大勝齊國這種天下第一大事,自然要由勝利者奏報王室,獲得正式讚譽‘代王征討’,以及一些隻有王室才有的珍貴文物。這個光榮的使命,自然落到太孫珞身上。他自己不知道,他的隨從中,有珠珠王妃特命的人,是向真真公主提婚的。困難不是沒有,周王室與吳國同姓,黃帝苗裔,都姓姬,周禮規定同姓不婚,但這兩支相距實在太遠,另外太孫珞尚在父喪期間。但這不是大婚,隻是一個婚約。再說,禮崩樂壞,強力說話,有幾家來多管閑事。太孫珞得到向周王室報捷的美差,駿馬侍從眾多,吳國為了招搖,其中卻有珠珠王妃的老家人秦留,和四個中年女人,他們的任務是試探性向真真公主提親,太孫珞也知道這事,不太放在心上。這類戰勝國寫的上周王室表,形式相似:戰敗國如何如何無理,不尊周禮王道,戰勝國代天行討,仗周王室之天威,大獲全勝等等。這一類過場,很多戰勝國已經不屑於做了,因王室太微弱,這次如果沒有試探性求婚的另一條線,吳國也許不會費這些事。對周王室來說,是件高興和提高地位的事。周赧王本人很隆重地接待,並賞賜象征意義很大的懸矢、銅彝、赤璧等物。具體地說,也很喜歡太孫珞這樣年輕英武,極有禮貌的傑出人才。住在驛館,兩親王和秦留求見內史,表述求婚真真公主之意。周王高興還來不及,但知女兒心高氣傲,故而小心翼翼設了三步,第一步,得想法讓他們見見麵,第二步,公主要考文采,第三步要考武功。秦留等大吃一驚,以為隻要一提,周王會滿口答應,不想公主還真正擺起架子來,深為不快。不想這倒觸動了太孫珞的興趣,以為深宮弱女子,美麗名聲四播,一定是聽人擺布小姑娘,原來頗有個性。所以興趣極高地滿口答應。。第一步較容易,以表演武藝於周王,在校場頂盔貫甲,用沒有槍頭的木杆,與周朝三員將官交戰了幾合,然後馬下用長劍又互相刺擊一番,再換上紫色袍服拜見周王,表演一番。總之,相貌、身材、武功、文雅都顯示了一番。公主坐在側台上,垂下布簾觀看。之後表示滿意,第二天,原定想讓太孫珞觀看公主的歌舞,卻突然改為要射獵。看來公主是慣壞了,任性任意。第二天,太孫珞等和幾位周朝官員,騎馬在一高坡上,隻見宮門開處,幾騎疾風般馳出,領頭一人,年輕美麗姑娘,英氣逼人,頭紮黑巾。長發飄飄8尺開外,緊身上衣長裙拖地,披風飄飄,如一朵美麗的黑雲,急噴而出,後麵跟6個女騎兵,個個身手矯健。公主鞍磅寶劍,左手挽一戰士長弓,背負箭囊。前麵獵夫叢林中轟出七八隻不同飛禽,公主彎弓塔箭,一弓三矢,隻聽鳥叫,三鳥中箭落地,再一弓二矢,飛遠的二鳥墜落,公主任馬疾馳,飛得最高的鳥已入雲端,公主扭回纖腰,仰天一箭射去,飛鳥應聲而落。遠處獵狗轟出動物,公主一箭射死最遠跑得最快一隻野狼。馬不停蹄,沒有向高處太孫珞看一眼,一朵黑雲,飄入宮內。太孫珞嚇壞了,這樣好的箭法,不但沒見過,簡直沒聽說過,好像做了一夢,夢見了仙女,垂頭喪氣。。周官來通知,明天試文學經典。太孫珞被公主的箭術嚇壞了,勉強打起精神。在一小樓上,有兩小幾,中間有層薄薄的白紗。兩人對坐後,公主說:把這紗去了,好不悶人。開始出題,那時儒家和墨家是兩大顯學,從這裏開始,太孫珞對答如流,然後到其他家,兵家不在話下,兵聖孫武就曾在吳國。轉入道家,太孫珞背道德經和逍遙遊,就很費勁了,公主不斷提示,兩人談得津津有味,不是小幾隔著,兩人越挨越近,直到吃飯,幾次催促,才停下來。公主說:文學經書這關你通過了,明天看你射箭。太孫珞警醒,我放棄了,不獻醜。公主:給你題目最簡單,立定射,240步外射中紅心不成問題吧。太孫珞大喜,看來公主看上我了。第二天射箭,前兩箭不但正中核心,而且第二箭劈開第一箭箭尾,大家轟然叫好,第三箭射出,眾人都看不見,橫著飛來一小弩,打在箭尖上,第三箭脫靶。公主宣布,拒絕太孫珞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