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朋友,就必須真誠地付出你的關懷。
真誠地關懷別人,並不是一個空前的新道理。早在公元前一百年,就曾有一名羅馬詩人說過:“隻有付出我們的關懷,別人才有可能反過來關懷我們。”
在一個夏日的午後,一陣暴風雨驟然而至。一位衣著樸實的老婦人狼狽地小跑著進了費城一家百貨公司。
很多售貨員齊刷刷地從上到下打量這個老太太,沒有人上前理她,但是有一位年輕人卻輕輕地走了過來。
他微笑著問:“請問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嗎?”
“哦!謝謝!不過我現在什麼都不需要,我隻是進來等雨停!”老婦人略帶抱歉地回答。
年輕人沒有向老婦人推銷任何她不需要的東西,也沒有轉身離開,反而給她送來一把椅子。
雨很快停了,老婦人對年輕人說了一聲謝謝,並向他要了一張名片。幾個月之後,這家店東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這位年輕人去蘇格蘭收取裝潢一座城堡的訂單。
這封信是那個老婦人寫的,她就是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母親。
當這個年輕人準備去蘇格蘭的時候,他已經被升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
知道報酬是如何增加的嗎?不僅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勞動,還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關心和禮貌。
實際上,隻有在你自己付出了許多的同時才會獲得許多。你越是慷慨大方、毫無保留地為別人付出,你獲得的回報也就越多。
要得到多少,你就必須先付出多少。任何東西都隻有先從你這兒流出去,才會有其他收獲流進來。總之,你從別人那兒獲得的任何東西都是你原先付出的回報。你必須是出於真心、慷慨地給予,否則,你得到的回報隻會是一條淺淺的溪流。
真誠坦率的付出在任何時候都是令人愉悅的品質之一。那些願意付出的人,盡管有時會有許多小錯誤或缺點,人們總能原諒他們,因為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錯誤,並能積極地改正。他們用淳樸與直率換來別人的坦率與真誠。
付出是追求個人成功最有效的方式。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為別人付出不僅利人,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價值和人格。而那些一味仰仗別人的救助,寄生於他人的人,在喪失獨立人格的同時,還麵臨著被唾棄的危機。
你獲得的可能是付出的好幾倍,但到底能回收多少,關鍵要看你是否抱著正確的心態。
如果你以心不甘情不願的心態提供幫助和服務,那你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報酬。如果你隻是為謀取利益而付出,你很可能連希望的那點都得不到,更不要說意外的報酬了。
幫助別人的同時就是在充實自己,付出的同時就是在增加報酬。
真誠付出你的關懷並不是很難:
1)說話不要“拐彎抹角”。
在和朋友交流的過程中,即使你和對方的意見、看法不一樣,也不要隱瞞和矯飾,更不要隨聲附和,或者“拐彎抹角”。因為,這樣不僅不利於和對方順暢地溝通,還會給人不誠實和生分的感覺。
縱然是在指出朋友缺點和批評朋友過失的時候,也應該真誠而明白地指出來,這樣不僅不會傷害對方的感情,反而有助於增進友誼和加深關係。
2)讚美但不要奉承。
當朋友事業有成或者有什麼高興事時,在適當的場合和時間給予真心誠意的祝福和讚美,並與之共同分享快樂,但是千萬不要認為所有的好聽話都會受到歡迎。其實,一個人真正想從朋友那裏得到的是善意的忠告和警戒,而不是華而不實的恭維話。很多人就是從別人說的話中來判斷是否應該和對方成為朋友的。
3)安慰並給予實際的幫助。
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親切的安慰和實際的幫助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誠。當對方心情不好或者遇到麻煩的時候,如果你說的既不是安撫和寬慰對方的話,也不是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建議,而是些不著邊際或者無關緊要的話,那別人肯定會覺得你是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者。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待你,如果你這麼對待別人,從此以後,你也不要指望別人會真誠地對待你了。
4)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
不要隻想著從別人那裏得到關懷,應該多為別人考慮,在你說一句話、下一個泱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盡量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顧及別人的感受,衡量別人的得失。隻有這樣,你才不會傷害別人,811人也會因此對你心懷感激,把你當作好朋友。已故的維也納心理學家愛佛瑞·艾德納,在其所著的《人生真義》一書中就曾說過:“隻有不懂得關懷別人的人,其生活才會麵臨真正的痛苦,甚至傷及他人。人類之所以充滿失敗,正是由這些人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