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覺寺看杏花(1 / 1)

偕智影及北平大學女子學院學生至大覺寺看杏花。自大覺寺赴管家林,沿途多杏,第未成林。抵管家林,則高高下下紅白嫣然,真若錦繡,惜已盛放,遠望極佳,而近視則英華多謝矣。獨鄉人所居東麵亭側兩株,枝幹勢態,悉與眾殊,花亦肥紅,簇聚枝頭,似宋畫中物,最可觀也。杏間雜以白櫻桃花,惜幹皆不高。還大覺寺,再往大工,途中風景較佳。半道間為大覺寺塔院,院前有鬆樹,姿勢甚美,鬆杏相依。鬆則蒼翠欲流,杏則紅粉若濕。大工花無管林之盛,然枝幹勢態似勝管林,管林佳者亦有之。大工之花,開放稍遲,紅綻枝頭,豔無可比,惜時已日落,不及備觀,六時半,複自大覺寺乘車而歸。途中得詩:

其一

山曲紅牆一抹斜,行行且住喝杯茶。

山中莫道無春色,門外家家有杏花。

其二

踏草穿林為底忙,隻緣不肯負春光。

杏花紅雨櫻花雪,花外煙籠舊帝鄉。

其三

誰翻紅浪沒遙岑,隨地參差皺錦衾。

莫道江南春色好,杏花終負管家林。

其四

連鞍十八盡釵群,折豔相簪唱入雲。

共指雲邊花盡處,紅牆綠瓦九爺墳。(注:女院院址為清定親王府,俗稱九爺府。)

其五

嶺折山盤似伏龍,濃姿到處惹遊驄。

看花姚合曾連夜,策向荒寒夕照中。

其六

一枝紅杏倚蒼鬆,誰鏤冰心布置工。

卻似看花人兩個,一齊收入畫圖中。

其七

壞砌殘基惜木工,燕支歲歲弄春風。

移來小宋尚書宅,染得環山十裏紅。

其八

管家林密此間疏,一樣春光有卷舒。

嫩蕊商量開細細,莫教騷客枉留車。

其九

風景依稀似故鄉,故鄉隻少杏花香。

何時乞得靈山種,種遍錢唐作杏王。(注:似杭州翁家山至楊梅嶺。)

其十

廿載承平不看花,今遭喪亂走雷車。

隻愁一戰洮河後,萬馬歸來盡種麻。

歸後續二首:

其一

莫道看花人自樂,種花人卻暗谘嗟。

踏平無數新培種,折損枝頭不少椏。

其二

看花擊轂複連鞍,看罷無人不盡歡。

隻恐明年花更發,看花誰是漢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