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南海子(1 / 1)

五年九月,以事入都。會遘國慶,許人入新華門,縱覽南海。循岸東行,折而西北。過渡橋為瀛台,即戊戌政變後清孝欽顯後幽德宗之所也。瀛台在水中,恃橋以渡,德宗居此,顯後命卸其橋,遇謁祭乃得出。涵元殿為德宗寢宮,陳設猶如故,並尋常什器,豪族巨家,蓋有過之者;左室臥炕,壁上僅幔以花布。室中禦筆所書春帖甚夥,有光緒三十四年齋戒忌辰牌一麵,尚懸壁間,右室壁上有程子“四箴”及朱考亭“四箴”等。出瀛台,仍向西北行,經殿閣均不能記。往觀石室金匱。石室者,袁世凱預薦可繼己為總統者三人,書其名納諸金匱,藏於石室。是日門扃不得入。聞所書者為今總統黎元洪(或謂段祺瑞),及故國務卿徐世昌並其子克定也。初獻此議者為紹興人陳毅字公俠,辛亥浙江反正時嚐為軍政司長者也,公俠以此被寵遇焉。室高可丈,以白石為之。費銀十萬,金匱蓋所謂保險箱而鍍以金者,亦耗五萬雲。抵懷仁堂,堂故儀鸞殿也。庚子毀後,乃建如遠西式。其後為延慶樓,聞項城嚐祀顯後於此,令二故監守之,陳設並如顯後時,今則蕩然無所有。或謂項城卒後,其家人悉載以去。堂外有項城手植鬆樹。有石表,四麵俱刻識,南為“國會成立”四字,北為“紀念樹”三字,東為“中華民國二年四月八日”十字,西為“大總統袁世凱手植”八字。字皆小篆,惟“手”字乃訛書為“毛”。是日大風雨,自辰至未始霽。匆匆過覽,未賚筆劄,僅記大略。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