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外祖父鄒蓉閣先生《問桃花館詩集》,有李子芬孝廉世賢出觀王羲之《感懷帖》草書真跡。此卷宋徽宗內府所藏,後歸東海徐元度,今藏利津紀氏詩,此卷今不知尚在人間否,輒為神往。然右軍書傳多為偽跡,此又不知何如也。先生詩集後更名《存悔齋集》。與外祖妣所著《竹斐夫人遺墨》,並見著錄於《杭州府誌》。餘父所藏有二本,其一清本,三十年前餘寄存鄧秋枚、黃晦聞及餘所創設之國學保存會圖書館,後聞秋枚以書售諸複旦大學。此書如何,餘訪秋枚不得其所在,亦不知此書所歸矣。其一大氐為初清本,即此本也。先生官金山時,適當太平軍至,嚐奪得敵人赤幟為妾製裙,有歌紀之,豔稱於時。昔唐宋詩人多出於簿尉之間,固不以卑官損譽。清代晚季,可以貲得官,佐貳之職,文學之士所不屑為,如先生當廁諸常建、張羽之列,士論之所惜也。妣汪氏,名忄宣,同縣人。汪故望族,簪纓相襲,閨門之內,翰墨如林,故妣亦擅詩詞也。妣先先生卒,墓在吳江雪巷之陳家蕩,伯舅福昌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