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拜天不上班(一)(2 / 2)

李拜天見狀,連夜潤了——這麼厲害的活,自己肯定幹不了。

李拜天再次去人才市場。

“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李拜天雖然並沒有很聰明,但他也能聽出來對方的意思:知道你會回來,沒想到這麼快。

這樣的反應不無道理,畢竟離李拜天上一次過來隻過了一天。

【居然就過了一天了!】

【不知道排時間可以不寫時間……】

“這裏還有個理發店招人,要不你去看看?”

李拜天自然也是接下了,理發應該沒什麼難的吧。

在普通鎮上,有一家普通的理發店,門口掛著一麵普通的旋轉條紋旗子。店主是一位名叫張漁歌的老人,他手藝精湛,深受鎮上居民的喜愛。

老人同意了李拜天的入職。雖然他也懂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但難得有年輕人願意幹這樣枯燥的工作,老人相當有熱情。

然而,李拜天小小年紀,卻一身反骨,哪個工具最近就用哪個,全然不按老師傅規定的順序,等把顧客的頭發剪的太短,才發現根本卷不起來。

張漁歌並沒有生氣,而是向李拜天闡述了自己的夢。

他曾經的夢想是成為一個音樂家,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吹的豎笛美妙絕倫。雖然大家都認為他吹得十分難聽,但他堅信,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和拚搏,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和拚搏,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嗎? ”

“我記下了,老爺爺,您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不,年輕人,我不是那個意思!”

張漁歌示意李拜天老實坐好,聽他講完。

經過多年的“曆練”,張漁歌成為了一位頂尖的豎笛手(指音調高到頂尖),他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小鎮,成為了人們“敬仰”的對象。

“張漁歌,你吹得實在是太難聽了!而且還每天都吹,我真的受不了你了!”這是張漁歌的第10086個鄰居搬走前說過的話。

他深知自己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來自於不懈的努力和堅持。他繼續保持謙遜和低調的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境界。

在普通鎮上,張漁歌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組成樂團,共同麵對各種挑戰和困難。在一次與競爭對手的決戰中,他們齊心協力,最終被對方戰勝了,維護了競賽的公平和正義。

張漁歌的朋友們都很包容他,競爭對手也不過是“臥龍鳳雛”,隻可惜裁判的耳朵是雪亮的,張漁歌實在是過於“一鳴驚人”,裁判含淚給他打出了-14.7的“高分”。

張漁歌終於發現:自己的天賦是有限的,即使他向天再借五百年,也改變不了他吹得難聽的事實。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心灰意冷的張漁歌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路上的一輛吸糞車爆炸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怎麼還搞起饑餓營銷來了?】

【他可能以為自己寫得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