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僧還俗以後,在武林中闖下了偌大的名頭,而且這些名聲還不是正麵的,他的性格極其古怪,做事也是顛三倒四,不知所謂,完全憑由自己喜好行事,根本不去考慮什麼其他因素,江湖上黑白兩道對他都是頗為頭痛。胭脂僧雖然行為放縱,言笑不羈,甚至做出臉搽胭脂這等匪夷所思的事來,但是自他出道以來就沒有殺過一個人,他隻是喜歡捉弄別人而已,無論這個人願不願意,接不接受。
而後來,聽說他還收了一個徒弟,此後,關於他的消息與事跡就很少聽聞了。
想不到事隔多年,這個曾經叱詫江湖數十載的傳說居然會出現在這裏,出現在這比武招親大會之上,他來的如此突然,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嗯?怎麼還沒有人上來比武啊?難道說你們這些小夥子就看著我老人家坐擁美人?”胭脂僧一敲手中的木魚,衝著台下大聲呼喝道。
“哪裏來的野和尚,看小爺教訓你!”胭脂僧當年名頭雖大,畢竟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這些擂台下的年輕一輩沒有一個識得他的,就是聽師門長輩提起過此人的也是很少,他們不急著上擂台,隻不過另有考慮而已,這不,一個壯碩的青年,手持兩把短戟,就躍上了擂台。
“什麼野和尚,老夫早就還俗了,那個時候你還在娘胎裏呢!”胭脂僧對和尚這個詞似乎頗為敏感。
怎麼又來個還俗的?除了知道胭脂僧生平的老一輩,在場眾人馬上聯想起來,可憐的雲空,難道日後他就要和這個舉世聞名的古怪和尚並稱嗎,那可不是一般的恥辱啊。
“那你怎麼還身披袈裟,手持木魚?”公孫情很好奇,她性格潑辣,馬上開口反問道。
“嘿嘿,有意思。難道袈裟隻有少林寺方丈披得?”胭脂僧毫不客氣地反駁道,看來他對少林寺的意見還不小。“而那木魚,相傳雲, 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又是何人規定隻是和尚用得?”他說話有理有據,可是一點也不瘋癲啊,莫非是相傳有誤?不過細想他說的話,隱約似有什麼不對,但具體在哪裏,又找不出來。常識有的時候未必便是真理,隻不過見得多了,也就確信不疑,思維定勢永遠是阻礙人類發展的第一公敵。
“不和你廢話,在下楊文雨,請這位前輩指教!”說著揮舞起手中那對銀戟向胭脂僧砸去。
戟,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由戈演化而來,有長戟、短戟之分。
戟,主幹做槍形,鋒尖之下橫出兩檔,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從而使戟具備了刺、砍、削、紮、劈等攻擊性能。
在古兵器中,戟的造型極富於美感,青光閃爍的筆直鋒尖和月牙彎刃,配上美侖美煥的金錢豹尾和五色彩絛,處處顯示出一種清峻而桀傲、高貴而勇悍的風格,使其在古兵器的組譜上,顯得是那麼卓而不群,那麼的風度翩蹁!難怪古人有“戟乃兵中之龍”的讚語。
在揚威戰場的同時,戟,做為兵中之龍,又是廟堂上地位與尊嚴的象征。
當然,如上僅僅是在沙場上而言,在江湖中,幾乎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武林高手的兵器是戟。原因很簡單,戟的重量大,體積大,適合於沙場砍,劈殺敵,而對於武林高手,這麼笨重的武器就基本派不上什麼用場了,既不利於久戰,又不利於速戰,實在屬於很雞肋的一種兵器。
而楊文雨選擇以戟作為自己的武器,要麼就是他天生神力,經得起消耗,又內力深湛,可以將此笨重的武器運轉自如,否則就是。。。江湖菜鳥,看著戟帥,就拿來用,完全沒有考慮其他因素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