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男人有擔當別再幼稚(1 / 1)

有些男人學生時代跟老師對著幹,讓父母哀歎他們“總也長不大”;組建家庭卻當不了家,婆媳矛盾調解不了,被妻子數落“不成熟”;生兒育女後還把“我媽說”、掛在嘴邊,缺乏主見,像個小孩。

現代社會,男人裏的啃老族、膽小鬼越來越多,讓許多女人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條“漢子”。一家大型婚戀機構調查顯示,70%的未婚女性對男友不滿,原因有“性格軟弱”、“沒有擔當”等。男人長不大,原因大致有4點。

母親溺愛或太強勢。中國家庭教育模式講究“嚴父慈母”,父親負責“教”,母親負責“養”。“中國式母愛”常把握不好分寸,疼愛容易變成溺愛,使男孩柔弱、拒絕成長。不少“奶嘴男”心理年齡處在幼兒時期,即“心理退行”,源於戀母情結、回歸意識、生存焦慮和現實逃避等。成因可能是媽媽過於強勢,家庭互動模式以媽媽為主,大小事都由媽媽定奪,影響男孩的性別角色定位。

家庭過度保護。現代父母生怕孩子操心,什麼事都替子女辦好,容易形成過度保護,使子女成年後人格發育不健全,沒法獨立做決定。許多男孩最初會反感這種保護,可如果父母堅持,子女反而會割舍不掉對這種過度保護的依賴。

傳統教育觀念。國人普遍喜歡聽話、循規蹈矩的“好孩子”。許多男孩為滿足父母的要求,獲取父母更多的愛和關注,會窩在家裏,不做“野孩子”,不與“壞孩子”出去瘋跑。這會導致他們在社會化過程中,人際關係受挫,無法獲得支持和安全感,自信心受損,回歸母愛就成了首選,“我媽說”就會自然而然地掛在嘴邊了。

自身不努力。社會對男性定位高,使他們選擇性逃避責任,這時父母就會幫忙,使男人自身成長的途徑變少,遇事不會自己判斷,也不能做出決斷。

一個男人要想真正成長起來,首先要自己主動從母親的過度關注中脫離出來。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像嗬護妻兒一樣嗬護自己的母親,而不是反過來時刻被母親嗬護。主動承擔工作任務,提升責任感。偶爾來一次自助遊,除能緩解壓力,還能鍛煉自己的獨立性。遇到困難,首先自己想辦法,而不是求助父母。

其次,父母要學會放手。當孩子走出學校,開始麵對找工作、找對象、帶寶寶等方方麵麵困難時,更不宜過多插手。正確對待“叛逆是成長階段”這一理念,及早解除對孩子的約束,賦予其相應責任,引導孩子成長。不要隻關注學習,還應幫男孩提高社交能力。

最後,妻子不必委屈,可通過互動模式的調整建立更好的家庭關係。妻子可以經常表明對丈夫的期待和需要,學會示弱和“甩手”。放大男人的閃光點,而不是成天埋怨,更不要跟小姐妹抱怨,而傷害丈夫的自尊心。

男人雖然幼稚,但還是有很多精明的男人存在的。女性同胞們也要小心被這些“精明”的花心男人欺騙了。

最易被男人騙得團團轉

現代女性雖越來越獨立、有主見,但女人是情感動物,很容易受到感情傷害,無論是來自社會、家庭或者情侶,故會導致心理上的偏差,而往往越是這樣有心理偏差的女人就越容易被男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第一種,經濟困難的女人。這年頭,沒錢真的什麼事情也幹不了。雖然說錢很俗,但是你不能不說。經濟困難的女人,大多社會地位不高,知識水平也不高,而且混世本領也不高,所以隻好靠進入風塵來解決問題。

第二種,從小缺少關愛的女人。這種女人多半性格比較孤僻,而且比較倔強。不過,她們又很脆弱,害怕受傷,所以用倔強和孤僻來掩飾,借以保護自己。可是,這種女人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自暴自棄,因為得不到他愛,所以也不自愛。

第三種,情感重度受傷的女人。這種女人對男人通常已經絕望,即使表麵畢恭畢敬,但心底裏或許正想捅男人幾刀。因為太受傷,所以她們對感情已經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慢慢學會了遊戲,並在遊戲中取樂。早幾天跟我傾訴的那個女人,就屬於這種。但她也覺得這樣遊戲實在很累。

第四種,報複心太強的女人。這種女人要麼很愛,愛得你透不過氣,要麼很恨,恨得你不敢呼吸。這種女人在感情和心理得不到滿足,或者是受到傷害的時候,就會萌生極強的報複心理,強悍到她自己都覺得恐怖。為了報複男人,她們往往通過糟蹋自己來獲得心理平衡。

第五種,意外失掉貞操的女人。這種女人多半對未來表示無望,甚至恐懼。但是為了生活,她們又不得不去麵對。然而失掉貞操的陰影,會讓她們在很多職業都無所適從,在感情方麵都不敢深入甚或不敢涉足。所以,無可奈何隻好選擇這樣一條路。

這個世間,總是有著很多不公平,很多不如意,但都是可以麵對的,可以去戰勝的。女人們,一定要學會超越自己,控製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