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靜水深流 41(1 / 2)

;

半月之後,羽衣帶著寒山寺的和尚了緣離開了姑蘇古城,前往峨眉方向趕路。..

原來這寒山寺老和尚死後留下了一紙長長的遺書,書中記述了徒弟了緣的出身來源。

原來這了緣本名李程,十六年前,老和尚在福建一帶乘船而行,遇到一艘船上有人打架。老和尚本想繞道而行,避開是非。誰知行了不久,眼見船上人紛紛倒地而死,隻剩下一個孩子在啼哭不止。

老和尚動了惻隱之心,不由得趕過去查看,原來所有船上男女都已死去,隻有一個兩歲左右孩子俯身在一個華服美婦身上大哭,喊著媽媽。

老和尚看看船上再無一個活人,問這孩子,他什麼都不知道,隻會喊媽媽,哭著要媽媽。

老和尚從美婦身邊一名主人模樣的中年男子身上翻出一封書信。

老和尚將這封信留了下來,現在,這封信就在羽衣和了緣手裏。

了緣看了一遍,羽衣也看了一遍。

信是寫給姑蘇林大鵬的。

而寄信人落款則是李燕山。

信中內容是李燕山yu將兒子李程送到隱俠林大鵬處學藝,期盼林大鵬能好好教授,如果孩子聰慧,是塊學武的料子,那麼懇請林大鵬能夠將林家秘傳絕技相傳,如果林大鵬看上李程,那麼等孩子長大,就可以將他入贅,讓他做林家的上門女婿,給林大鵬養老送終。

從信的口氣看來,這個李燕山和林大鵬的關係絕非一般。顯然十分親厚。非同一般。

而老和尚又在遺書中寫了他這些年明察暗訪和推測出的結果:李燕山是江浙一帶的一名商人。家業巨大,極為富有。但是他一介書生,常常遭受一些凶惡之徒的敲詐勒索,外出做生意更是擔驚受怕。他決定讓長子李程從習武,以後也能保護李家富貴。

誰知就在他帶著夫人兒子前往好友姑蘇林大鵬處的路中,遇上了湖麵盜匪,盜匪見他行李豐厚,仆婦丫環穿戴不凡。遂起了歹意,將船隻包圍起來,李家船上也是帶了家丁打手的,當下雙方展開了一場惡戰。

結果是同歸於盡,全都死了。

隻留下那個孩子李程,因為當時被他母親情急中塞進行李細軟當中,所以逃過了一劫。

這個李程就是今ri的了緣。

老和尚收養了李程之後,起名了緣,他沒有送他學習武功,而是教他一心學習佛法。做一個平凡的僧人,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

然而。七前,老和尚忽然改變了主意。

老和尚近來身體不太好,露出下世的光景來,寺中眾和尚見他已經不行,就聚在一起商議寺中往後的權力大計。他們老主持一死,肯定會把支持位子讓給了緣,了緣年紀輕輕,憑什麼做主持。一個人那麼我們幹脆將了緣趕出寺去,叫他難以在這裏立足。不想其中另一人卻幹脆將了緣和尚一刀殺了幹脆,免得留下後患。

老和尚當時氣得差點吐血,他沒有想到人心歹毒,能夠達到如此地步,就算是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也還是這般利yu熏心,難以超脫。老和尚知道了緣心地善良,心思單純,自己死後他留在寺中,就算他沒有爭奪主持之位的心思,但是一條命還是難保。

老和尚心裏煩悶,誰知道深夜遇上了趕去聽鍾聲的羽衣,老和尚一眼看出羽衣身負武功,但是言談間卻慷慨豪邁,很具有男兒風範,心底卻又純淨磊落,不像那些齷齪之徒,便當即決定讓她帶著了緣離開這裏,至於去哪兒,了緣往後怎麼辦,老和尚沒有再做要求,他最後隻留下一句話:海角涯,清風明月,隨遇而安,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