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楊偉道:“有一次,孔子向東方遊曆的時候。喂,你知道孔子嗎?”
姒昌不屑地撇了撇嘴,道:“孔聖人誰不知道,你真當我是白癡啊。”
楊偉見姒昌已經在聽他說話,於是接著道:“有一次,孔子向東方遊曆的時候,見到道旁有兩個小孩在爭吵不休。孔子心眼兒好,不忍看到他們吵架,於是就想上前勸解一番。問他們道,你們在吵什麼呀?
其中一個小孩兒說,你是誰呀?你真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孔子信心滿滿地說,我是孔丘,你們的問題我想我還是能夠給你們答案的。那小孩兒興奮地道,你就是那個見多識廣,能解答一切疑問的孔丘?孔子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小孩兒就說,我們爭論的是太陽中午距離人近,還是早晨距離人近的問題。我認為早晨距離人近,因為太陽剛出來升起的時候大得像車蓋一樣,而到了正午就隻有圓盤那麼大了,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趕緊反駁道,不對,不對,太陽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最近。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清涼,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裏一樣燙,這不就是近的熱而遠的涼的道理嗎?孔子被兩個小孩兒說的啞口無言了,他也不知道到底誰才是對的了。”
這個故事就是兩小兒辯曰的故事,後世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顯然姒昌不知道,姒昌以前的先生覺得這件事有損孔子的高大形象,所以沒有講過。
楊偉向姒昌問道:“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姒昌走神中。反問楊偉道:“這個故事完了?”
楊偉滿頭滿臉的黑線,點頭道:“完了。”
姒昌疑惑地問道:“那太陽到底早晨離人近,還是中午離人近呢?”
楊偉氣得簡直要拍桌子,道:“這個不是重點,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姒昌道:“你先告訴我答案。我就告訴你它說明了什麼。”
楊偉倒真是知道答案,可是讓他怎麼去解釋啊。要解釋的話,首先就要解釋地球是圓的,把這個解釋完,還要解釋曰心說,地球是圍繞著太陽轉的。
然後再解釋宇宙中是沒有空氣的,地球為什麼會有大氣層。再然後,還要解釋光線的散射問題。最後,才能解釋,由於照射角度和大氣層的原因,才造成這種結果。
楊偉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他真的不想做一個科學界的先烈。這通解釋下來,浪費多少口水不說。要是傳出去,雖然不會被綁上火刑柱,但是砍頭卻是肯定的。
因為現在幾乎所有的聖人理論都是建立在地心說之上的,而且天圓地方這都是滲入人骨髓的東西。雖然砍頭比火刑痛快,楊偉卻也不想讓人把自己的腦袋砍下來玩玩不是。
楊偉現在真想抽自己兩嘴巴,講什麼故事不好,偏偏講這個倒黴故事,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兒嗎?現在隻能想個辦法把這事圓過去。想到這兒,眉頭不禁微微皺了起來。
姒昌看他皺眉,問道:“難道先生也不知道答案?”
楊偉可不敢承認,如果說不知道,那以後還如何維持自己高大光輝的形像啊。於是,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道:“笑話,本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上之事沒有我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