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渤海郡,蓓縣太守府,一人牽著馬焦急地等待著。隻見其一臉的疲憊之色,布滿灰塵的臉上被汗水爬出了一條條的蚯蚓,本來淡青色的文士長袍也沾上了一塊塊的汙漬,雙腿張開,不敢並上,顯然是騎在馬上時間過長,大腿根被磨破所致。
他的期待沒有白費,不多時,隻見太守府中門“吱呀呀”打了開來,袁紹大笑著走了出來,看到那人的狼狽樣有些詫異,抱拳道:“華兄遠來,紹有失遠迎,恕罪恕罪!”此人正是楊偉攻城之後就不知所蹤的華歆。
“歆見過太守大人。”華歆恭敬行禮。華歆雖是姒睿的謀士,朝庭卻一直沒有空缺的職位,所以姒睿坐上皇位的這些日子也一直沒能給華歆一個合適的官職,華歆還是布衣之身。
袁紹快步走上前來,不顧華歆身上的汙漬和汗臭,一把拉住華歆的胳膊,道:“華兄怎可如此見外?來,咱們入內敘話。”說著,與華歆把臂走入太守府。
議事廳中,袁紹坐在主位,華歆坐在左側第一張椅子上,右側坐著三人,第一人相貌平平,中等身材,頜下三縷長須,此人名叫荀諶,是荀彧的兄長。荀諶的下首,坐著一個身材瘦小的文士,模樣有些猥瑣,名叫郭圖。
在郭圖的下首,則是坐著一個留著山羊胡的文士,名喚逢紀。郭圖的下首坐著一個身穿布衣,麵目清秀的青年文士,曾是一個教書先生,因其才華被袁紹辟為從事。
而在華歆的下首則坐著兩人,卻是與楊偉有過一麵之緣,並獻過一策的荀彧和郭嘉。荀彧和郭嘉遊曆至此,卻被荀彧的兄長荀諶留了下來,此二人還不能算袁紹的謀士,隻是客人。
袁紹手裏拿著一張布帛,這是一封用血寫就的信,信是姒睿寫的,信上寫的是楊偉如何驕橫跋扈,擅自攻打洛陽,不顧全天下的反對以一介臣子的身份公然行廢立帝皇之舉,攻打入洛陽之後,又將皇宮中的太監宮女強行帶入自己府中**。
現授予袁紹大將軍之職,號召天下群雄共討楊逆,以蕩平宇內,恢複越室正統。信上將自己的處境描述得無比淒慘,又將楊偉描繪成了一個蓋世魔王。描寫得跟野史上的董卓,除了吃人這一點以外,幾乎一模一樣。
現在姒睿能想到的外援隻有袁紹了,所有外臣之中,與他關係最好,又與楊偉有舊怨之人,唯有袁紹一人,所以姒睿決定利用袁家的勢力來達成目的。
袁隗是個老狐狸,姒睿不敢直接與袁隗聯係,怕袁隗將他賣給楊偉,所以他直接派華歆去聯絡袁紹,讓袁紹聯絡各地勢力共同舉義旗,將楊偉趕出洛陽,殺楊偉他不是沒有這個心思,是不能!萬順和徐方就是為了對付楊偉的,可是被殺的卻是他們二人,這讓姒睿有些膽寒,再也不敢生出殺楊偉的心思。
袁紹一邊看著血書,嘴唇一邊哆嗦著。看罷血書,已經是兩眼通紅,鼻翼張得老大,喘著粗氣,胸膛不斷地起伏,手“啪”地一聲拍在了麵前的桌案上,大聲道:“楊賊焉敢如此!”
下麵眾人除了華歆,都是有些疑惑地看向袁紹,不知何事將他氣成這副樣子。袁紹將手中血書遞給荀諶,所有人看過之後,都是麵沉如水,姒睿的遭遇讓他們感同身受,帝王受辱,楊偉跋扈,隻手遮天,雖非帝王,實為帝王,這些消息像是一記記重錘敲擊在他們的心房。
古往今來,還沒有一個臣子敢行楊偉所行之事,楊偉又是如此的強大,宛如一座大山壓得他們無法呼吸。郭嘉看後不發一言,臉上無悲無喜,看不出心裏在想些什麼。荀彧看後,喃喃道:“怎會如此?楊偉不像是亂臣賊子啊!”
待荀彧看過後,袁紹才極力地壓製住心中的怒氣,開口道:“諸位!可願與紹共謀大事,將楊逆趕出洛陽?”
那個當過教書先生的青年文士早已是氣得滿麵通紅,因為剛才袁紹並未開口,所以強自忍耐,現在袁紹開口相詢,第一個站了起來,大聲道:“楊逆如此欺君罔上,實乃古往今來第一大奸臣,我等自當盡力誅此逆賊,還大越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