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0 李小龍生平與對電影武術的貢獻(3 / 3)

當時他的名氣已經頗大,是校園裏引人注目的華裔學生。他好出風頭,擅長演講,樂於推銷自己,一些美國人也加入到李小龍門徒的行列。他總能如願地招滿學生,每位學費每月15美元。對囊中羞澀的李小龍來講,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那時,美國征戰越南,李小龍應征入伍,當了一回“兵哥哥”。但是李小龍自由不羈的天性怎會願意待在軍隊呢?後來李小龍作為預備役軍人留在美國本土,末被派往越南作戰。這算是他的一大幸運,也是武術界的一大幸運。

李小龍在大學期間與琳達墜入愛河,後來雙輟學結婚。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請讀祝春亭的《功夫影帝李小龍》第六章。

李小龍和琳達離開了華盛頓,去了更有發展前景的加州。在那裏結識了菲律賓棍****.伊魯山度,武術界的前輩嚴鏡海,全美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從影是他的夢,但自來到美國,一直跟電影無緣。未曾聽說,有哪位華裔演員躋身好萊塢,並zhan有一席之位,但卻又一直忘不掉電影並懷著一線希望。他們驅車來到天堂般的好萊塢,卻隻能遠遠望望而已。未來,很遠。他們離開好萊塢,李小龍靠在座椅上,情緒低落,琳達說:“你行的,一定行”。在李小龍奮鬥的背後,琳達一直直默默忠實地支持著他。

1964年秋季,李小龍參加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而榮登冠軍寶座,並與羅禮士成了摯友和師生。

1964年,美國長堤空手道大賽是李小龍一生的重要轉折點。李小龍作為表演佳賓出席這場大賽,表演了詠春拳,蔽目粘手、寸拳、無影拳、二指俯臥撐等,令所有觀眾瞠目結舌。李小龍在長堤國際空手道大賽中的出色表演,使他名氣在美國武術界名氣大增,不少武師從千裏萬裏之外趕來拜訪他,而這次大賽表演也促成了李小龍邁出踏入好萊塢的第一步。

經過長時間的周折,李小龍得到了好萊塢電視劇《青蜂俠》第二主角加藤的角色,這之前穿插著《陳查理》長子角色落選和李小龍攜琳達回港的事。《青蜂俠》的播出,沒有引起太大轟動,但飾演加藤的李小龍,卻愈來愈受觀眾的青睞,他英俊靈敏,身手不凡,在劇中的表現,遠勝於飾主角青蜂俠的威廉士一籌。

李小龍終於實現了進入好萊塢從事表演的夢想。他沒有名聲大噪天下知,卻已取得可喜的業績。他的最終目標是做世界級的功夫明星,這條路不平坦,充滿艱辛,並且漫長。

李小龍把武館關了,想一心做職業演員。後來得到費西蒙的指點和雪伯靈的開導,武館重新開起來了,不過不是什麼人都收,不是每個月學費20美元,而是隻收名人和資質很高的人,每小時學費50美元,後來還漲到250美元!——這樣來提高他的名氣。

李小龍已在好萊塢有了一席之地,也接演了一些配角,擔任武術指導什麼的,但總是在原地徘徊不前,甚至還不得已飾演了《醜聞喋血》中那個陰陽怪氣的同性戀殺手。在好萊塢曇花一現的人很多,況且他還是一位中國人,要在好萊塢風風火火談何容易。一位影評家說:"一句話,因為李小龍是中國人。不是好萊塢的首腦對李小龍本人有什麼偏見,而是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如無形的手,窒息了他們的思維。"

雖然事業不得意,但李小龍並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很有自信地在一張便簽上寫到:

我的明確目標

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一千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這是中文翻譯,原文是:

MyDefiniteChiefAim

I,BruceLee,willbethehigestpaidOrientalsuperstarintheUnitedStates.InreturnIwillthemostexcitingperformancesandthebestofqualityinthecapacityofanactor.Startingin1970,Iwillachieveworld-fameandfromthenonandtilltheendof1980Iwillhaveinmypossession,000,000.ThenIwilllivethewayIpleaseandachieveinnerharmonyandhappiness

李小龍與朋友策劃一部《無聲笛》的影片。他們去印度勘外景,大失所望,拍攝計劃被迫取消。曾有主演電視連續劇《功夫》的希望,他又一次幻想成功,最終發現又是水月鏡花。被好萊塢美麗憧憬所誘惑的李小龍,就象頭可憐的驢子——嘴巴前麵懸著一把草,它拉著車努力地向前跑,卻始終吃不到那把草。他憤怒地想:我在好萊塢還有呆下去的必要嗎?李小龍開始有了回港發展的念頭。

那時候,香港電影業的龍頭老大是邵氏集團,60年代是邵逸夫一統天下的黃金時期。1969年,邵氏製片主任鄒文懷帶領何冠昌等人走出邵氏,創辦了嘉禾公司。兩家公司明爭暗鬥,嘉禾始終處在下風,無能撼動邵氏,直到一個人——李小龍的到來。

那時雖然對李小龍本人來說甚不得誌,但他的名氣已經非常之大,香港能請動李小龍的也隻有邵氏與嘉禾兩家。本來李小龍看中的是實力雄厚的邵氏,並且不計較相對較低的片酬,但邵逸夫自高自大,最終因各種原因不歡而散;另一方麵,鄒文懷以他的誠意打動了李小龍,李小龍決意加盟嘉禾。

嘉禾、鄒文懷,這兩個詞在李小龍影壇事業生涯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推崇尼采要做“超人”也真正做到了“超人”的李小龍隻聽兩個人的話:一個是妻子琳達,另一個就是鄒文懷。

以後的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四部半”。很多人都津津樂道於李小龍這短短兩年掀起狂瀾的時期,很多人隻知道《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隻知道一次又一次打破票房記錄,隻知道李小龍似乎一夜之間成了國際巨星,但有多少人了解李小龍在這之前艱難的奮鬥曆程,有多少人知道這兩年中李小龍的孜孜不倦?

《唐山大兄》一片的攝製,在極原始、極艱苦的泰國柏莊。當時嘉禾還沒有足夠的財力去造出劇情所需的場景、道具,住宿、飲食條件都十分艱苦,氣候也不適應,總之,比在好萊塢拍片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李小龍怨言歸怨言,工作起來卻十分投入,仿佛有使不盡的精力和力氣,令其他疲憊不堪的演職員十分佩服。盡管當時條件艱苦,工作繁忙,精神和體力嚴重透支的李小龍仍堅持練功。他們住在柏莊附近小鎮的旅館裏,每天天末亮,李小龍就起來跑步健身,而當時極度疲憊的演職人員還沉浸在夢鄉中。

1971年《唐山大兄》公映,狂攬320萬,打破《仙樂飄飄處處聞》票房記錄230萬,天皇巨星從此誕生。

李小龍決定留在香港,馬上投入到《精武門》的拍攝。第二年,《精武門》上映,票房突破450萬。那李小龍風風火火的年代,也是嘉禾起死回生的年代。

同年,李小龍自編自導自己主演和製片,推出又一力作《猛龍過江》,票房超過500萬。本來李小龍想自己組建公司自立門戶,但李小龍野心雖大,但並非經營之才,對如何籌建、運作,心中無底。鄒文懷語重心長地說:此事要慎之又慎,我是在影壇混到這把年紀,做過好些部電影的製片,有了十二分把握才離開邵逸夫走這步的。現在好些人年少誌高,草率行事,創辦製片公司不待製片就砸牌了。後來李小龍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1972年秋,不待《猛龍過江》公映,隻作了短暫的休息,李小龍便投入《死亡遊戲》的攝製。但隻拍攝了三段武打和一些零散的鏡頭就得到了主演《龍爭虎鬥》的機會。這是一部使他如願好萊塢成為真正國際巨星的作品,隻可惜這部影片上映前一個月便辭世西歸,隻有他的在天之靈能看到這一切了。

李小龍還在美國好萊塢仿惶時,曾誇海口立下三大宏願:一是推廣弘揚截拳道,使中國功夫傳遍全世界;二是使華語片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認識中國電影;三是在歐美的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龍爭虎鬥》讓他了卻了這三大宏願。

李小龍的英年早逝有很多原因,包括他晚年(估且這樣說吧)對身體犯下的錯誤,如服食大麻,使用肌肉振蕩機等(這裏我們並不回避),但與他過強的意誌超出了身體承受能力,超負荷的工作也有著很大的關係。

龍就是這樣鑄就的。李小龍告訴我們:即使你是天才,也需要奮鬥。

………………………………

李小龍榮譽榜

………………………………

1957年,獲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

1958年,獲全港恰恰舞公開大賽冠軍。

1971年,被國際武術權威雜誌《黑帶》列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

1972年,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

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死亡遊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獲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198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3年,美國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二十周年紀念鈔票。

199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8年,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1998年,獲《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1998年,獲美國演藝同業公會“終身成就獎”。

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

2004年,英國傳媒協會特為李小龍頒發“傳奇大獎”。

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世紀之星”獎。

2005年,入選《人物》“電影百年十強人物”之一。

2005年,獲“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傑出貢獻獎”。

2005年,當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2005年,獲國家“中外文化交流突出貢獻獎”。

2007年,入選英國TotalFilm雜誌“50大電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