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上的華爾街——作者和譯者的對話(1 / 3)

時間:2004年10月2日

地點:紐約華爾街附近的萬豪酒店

祁斌:戈登先生,很高興見到您,《偉大的博弈》中文版雖然尚未出版,但是讀過譯稿的人都覺得很受啟發。這本書對美國的經濟起飛史以及華爾街對於美國經濟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作了比較全麵的介紹,相信出版之後,會對讀者有一些有益的啟示。今天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可以一起就中國讀者可能關心的問題作一些探討。

戈登:首先很感謝您把我的書介紹給廣大的中國讀者。我也很高興有機會和您見麵,並與您分享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祁斌:您研究美國經濟和金融史多年,而美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發展是迄今為止西方各國中最為成功的,當然,美國相對於很多其他國家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美國的自然條件非常優越,也沒有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劫,等等。但是,除此之外,還應該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

戈登:我認為美國經濟——包括資本市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美國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體。在這樣一個經濟體中,人們能夠自由地謀求他們自己的利益。

美國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更為成功的原因之一,還在於它是一個完全嶄新的國家。美國的《憲法》隻存在了200多年,對美國人來說這已經是很長的時間了。因此,在美國建國之初,它有機會畫最新的圖畫。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曆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美國這個國家沒有什麼曆史,早期的美國人都是歐洲移民,他們中大部分是英國人的後裔。他們飄洋過海,橫跨3000英裏的大西洋——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艱苦的旅程,需要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有時甚至兩個月。但這樣一個漫長的旅途也使他們有機會在途中拋棄掉很多文化垃圾——傳統文化的垃圾,而在新大陸開始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因為美國是一個嶄新的國家,所以它不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存在很多阻礙經濟自由發展的壁壘。例如在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前夜,有無數特權規定,國王和貴族可以肆意對城鎮征收賦稅,一袋貨物從魯昂運送到馬賽的路上會被征收50多種稅賦。而美國卻完全不同,在同一個時代,州和州之間沒有任何貿易壁壘,商品可以自由地流通。這是美國經濟起飛的秘密所在。這也是後來其他國家試圖效仿美國的地方,它們努力減少貿易壁壘,包括各種權力中心,讓商品自由流通。在有些國家,這些自由貿易壁壘是以革命的方式被消滅掉的,在另一些國家,則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消除的。即使今天的美國也不是盡善盡美的自由經濟,過於龐大的政府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到20%,而在1929年這個比例隻有3%。

美國從一開始就有一項傳統,如果沒有什麼既定的法律限製你不能做什麼事,你就可以做,直到頒布法律不允許你再做,而在很多其他國家則恰恰相反,你做任何事都需要政府頒發執照,這和美國有很大的不同。美國《憲法》的立法宗旨是給予政府足夠的權力,讓其正常發揮功能,但又不給它太多的權力,以免其濫用職權。

美國還有一點很幸運,那就是,在美國建國初期,經濟學在人類曆史上首次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於1776年,與美國建國在同一年,這在曆史上是一個巨大的巧合。

祁斌: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經曆了比較曲折的過程,在美國曆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市場崩潰。在金融危機或市場崩潰中,政府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美國曆史上為數眾多的市場崩潰和圍繞政府幹預政策進行的長期論戰似乎是美國資本市場發展過程的重要特色。

戈登:美國早期的財政部部長漢密爾頓對金融危機采取的是積極幹預的政策,避免市場崩潰對經濟造成長期危害。它建立了一個以美國銀行為中心的金融體係。但是,很不幸,漢密爾頓建立的體係基本上被傑斐遜主義者破壞了,所以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傑斐遜是個偉大的曆史人物,可是在經濟問題上卻糟糕透頂。傑斐遜主義者關閉了美國銀行,而美國銀行是早期美國政府調控貨幣政策的主要手段,所以在長達150年的曆史中,美國沒有調控貨幣政策的手段。這使得美國在曆史上經曆了比其他國家更為劇烈的經濟震蕩。

經濟周期是人性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當經濟好的時候,人們對未來過於樂觀,盲目擴張,該裁減的冗員沒有裁減。於是,壞年景很快就來了,人們又變得過於悲觀,這樣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當市場崩潰時,每個人都想要現金或黃金,可是,此時市場上恰恰最缺乏流動性。因為沒有作為最後貸款人的中央銀行,人們就會失去信心,所以,曆史上的美國經常麵臨恐慌,也經常經曆比其他國家更為迅猛的繁榮和更為深重的崩潰,美國經濟周期的振幅也遠遠大於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