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吳三桂在信中說了一通敵情勢大,且清軍擅野戰,己方大軍如正麵迎敵,必定難敵,明日突圍王將軍可有退敵妙策?
“塵兒,吳軍門這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呀!”王樸喜道。
吳三桂其人,王樸不知道,但王塵可清楚的很!拋開個人品性不說,在明末確實是一個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人才,這封信看似是在問王樸的意見,沒提一個“逃”字,但字裏行間卻句句寫著“逃”字!
王塵依然搖了搖頭,吳三桂是什麼來頭?父親吳襄也是總兵,他的舅舅是錦州城裏的祖大壽,他本人的人際關係也處理的極好,還拜了洪承疇為師。
而自己父親呢,雖然也是將門之後,可比起吳三桂卻差遠了,連他自己的總兵也是靠家族財力捐的一個。
就算是同時搶跑,論罪也肯定是會重罰王樸!事實曆史上也確實有吳三桂是首逃的說法,可見王樸雖然該死,但吳三桂等人也絕不無辜!
“報,遼東團練大營突然拔營了!”突如其來的消息讓王樸突然亂了陣腳,他本來就不是什麼名將,甚至連良將都不算,隻知道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撤!全軍後撤!”王樸咬了咬牙,再顧不上王塵的反對,堅決下達了提前突圍的命令。
當即,一千餘家丁跟著王樸策馬而出,其餘士兵也慌了神似的爭先恐後的往營外跑去,生怕跑慢了被建奴給截住。
王塵長歎了一口氣,在王安的攙扶下爬上戰馬追著王樸而去。
吳三桂接到王樸逃跑的消息後,臉上的皺紋終於是舒展開來,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這個草包,自己隻不過做做樣子,一激就上當了。
接著他領著三千多騎,也是此役明軍騎兵最多的一支部隊連夜逃了,至於步兵,能逃回多少就多少吧……
然而影響不僅僅局限於此,唐通、馬科等部兵馬也一並開始爭相逃竄,以至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高崗之上,一雙如鷹一般深邃的雙眸正死盯著山下明軍的大營,見到明軍大營突然火光大作,他突然仰天大笑起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山下明軍果真亂了!”濟爾哈朗興奮起來,皇上真乃神人也,一來就將本不太順利的戰局徹底扭轉。
那大笑之人正是大清的皇帝皇太極,他本名其實是叫黃台吉,後世史書為了美化而美化,將他的名字改成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皇太極。
在此僅為方便區分,還是以皇太極稱呼之。
但是大笑數聲之後,皇太極突然雙手捂鼻,隨即表情變得異常痛苦起來。
一名隨從立即端來一隻銀碗,隻見從皇太極的鼻子中湧出如柱一般的血水出來!
“皇上!”濟爾哈朗連忙衝過去攙扶皇太極,但是皇太極卻故作鎮定的擺擺手示意不打緊。
八月十五日,因戰事不利,皇太極抱病率大軍從沈陽而來馳援,至十九日到達鬆山,據說共流了數十碗鼻血!
皇太極也是個狠人,不堵鼻子,竟靠碗接,也許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大胖子的緣故,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