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陽係中許多條件與地球非常類似的一員。火星上有風、雲、霧等氣象變化,而且也會像地球一樣,出現災害性的天氣——“大風暴”。
火星上的“大風暴”,實際上是狂風卷著塵粒的大塵暴。當這種大塵暴發生時,在地球上通過天文望遠鏡有時能觀察到。風暴開始前,火星的天空先有黃色雲塊出現,幾天之內就會由小變大,幾個星期之後,黃塵便覆蓋住整個火星南半球,風暴發展到高潮時,整個火星都被黃塵所籠罩。
大風暴是火星所獨有的天氣現象。為什麼隻有火星上才會出現這樣的“大風暴”呢?
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大塵暴都發生在火星的南半塗。當它的南半球夏至時,正好是火星過近日點,氣候特別炎熱,造成了那裏空氣的不穩定狀態,空氣的流動使本來就漂浮著的塵粒被風攜帶至空中,從而飛沙走石漫天飛舞。
當空中塵粒不斷地接收到來自太陽的熱量時,加劇了塵粒的上升速度,塵暴也就不斷升級,形成了巨大的塵暴。如果塵粒的吸熱作用使強有力的地麵風也加人進來,塵暴就會刮得更加猛烈,一直蔓延到北半球。最後成為全火星的大風暴。
然而,也正因為塵暴遍及全火星以後,各地溫差減小,風就會逐漸平息下來,塵粒也會在空中緩慢地降回地麵。
一、為什麼人類計劃2003年登上火星
火星,是人類對其充滿許多遐想的一個星球。因為火星上有許多方麵的條件和地球相似,是太陽係內除了地球外,最適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雖然,美國發射了兩個“海盜”號探測器登上了火星,探測結果表明,火星上根本沒有生命,令人失望。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將不會因此而停止,美國科學家計劃下一步就是載人登上火星。
科學家估計,人類登上火星的時間,很可能是在2003年。人們也許會問,為什麼不早一年或晚一年呢?這是科學家經過充分研究,從發射衛星飛船的時機和航天技術的發展水平來考慮,從而得出的較為精確的結論。
原來,當地球和火星都轉到太陽的一側,而且都在一條直線上時,這在天文學上叫做“衝”,每隔780天就有一次。不過有時,火星離地球遠些,有時則近些,但離地球最近的機會卻很少,大約每15~17年才一次,這種情況叫“大衝”。
1988年9月28日曾發生過一次“大衝”,下一次“大衝”將在2003年8月發生。在“大衝”時,火星離地球僅有5881萬千米,是最短的距離,在這個時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去火星,當然最理想。
究竟該計劃是現實可行的理想,還是科學家們一廂情願的美麗幻想,人們將拭目以待。
1.木星是怎樣的一顆星球
在九大行星中,木星體積最大,因此,有人給它取了個 “巨行星”的名字。
它的半徑是7.13萬千米,比地球半徑大11.2倍,其質量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相當於1295個地球那麼大,是太陽家族中的“老大哥”。
木星還有一個特點,它的自轉比太陽係內任何行星的自轉都要快,它的自轉周期為9小時55分37秒。木星是一個液態星球,覆蓋在它外麵的是一層液態氫,快速的自轉使它成了一個扁球體,它的赤道直徑是14.28萬千米,比兩極直徑要長0.9萬千米。赤道部分自轉最快,越往兩極地區轉得越慢。它的表麵形成了許多平行於赤道的條紋。
用望遠鏡觀測木星,能看到它的表麵有一個紅色的斑塊,這個著名的大紅斑,竟然有兩個多地球那麼大呢!
1977年9月美國發射了“旅行者”宇宙飛船,拍攝到木星大紅斑在波濤洶湧,永不停息地在運動著。
經科學家分析,大紅斑是一團激烈上升的氣流——一個大氣旋,也就是氣象學上所謂的“高壓中心”。它不停地沿一著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形成的風暴大約每12天旋轉一周。
因為大紅斑這個巨大的旋渦恰好夾在木星上兩股不同方向的氣流帶的中間,周圍的摩擦阻力很小,所以它才能長期存在下去。
2.海王星是怎麼樣的一顆星球
在九大行星中,土星是一顆僅小於木星的行星,然而它的橢圓率在所有行星中是最大的一顆,用望遠鏡觀察的話,土星有一個橢畫麵。
土星的周圍最壯觀、最奇麗的就是它的光環。土星的光環明亮、美麗、令人陶醉,從望遠鏡中觀察可以看到除早已發現的3圈薄薄的扁平的美麗光環外,還有20世紀60年代相繼發現的4圈光環。這些光環從上到下、五彩繽紛十分迷人。土星光環厚約10餘千米,寬約6.6萬千米。光環形狀不斷變化,那是因為它以不同的角度朝向我們之故。
土星自轉速度快,而且它的自轉角速度隨緯度而變化,赤道上它的自轉周期為10小時零14秒。到緯度60。處則為10小時40秒,這說明土星有一個相當厚的液體外殼。
土星的表麵是由氫、沼氣和氨組成的大氣層。土星大氣中也有微小的氨晶組成的雲層,並經常下氨雨,雲層上部溫度低至-170℃,在土星表麵則約為-140℃。根據“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探測,發現土星大氣中有著十分頻繁的閃電現象,其強度比地球上的閃電大10倍。
根據現在探測所知,九大行星已有67顆衛星。而土星的衛星最多,有22顆呢。
3.土星的第一顆衛星有生命嗎
17世紀中葉,荷蘭天文學家發現了土星的第一顆衛星,它叫土衛6。在此之後,人們又陸續發現了土星的很多衛星,目前已知有22顆。
盡管土星的衛星有那麼多,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土衛6。因為,土衛6是太陽係的衛星中唯一一顆表麵有大氣的衛星。當時曾被認為是太陽係裏最大的衛星,其直徑為5150千米。
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土衛6的大氣成分主要是甲烷,後來通過空間探測器了解到,它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氮,約占98%,甲烷隻占,其餘的是少量的乙烷、乙炔、還有少量的氫。
天文學家認為,它所擁有的大氣層與大約40億年前地球開始出現生命前的大氣層很相像,而且土衛6表麵有很多岩石,這就更像地球了。因此,有的天文學家推測,在土衛6上也許有著最原始的生命形式。
果然,在飛往土星的探測器對土衛6的雲層頂瑞做了考察後,真的在那裏發現了形成生命前的有機分子,這種有機分子可能是氫氰酸分子。
那麼,土衛6究竟有沒有生命呢?目前這個問題還是個謎。科學家們正在計劃向土星區域發射攜帶著裝有下降裝置的飛船,進入土衛6的大氣層,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那時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