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1)

菱陂荷蕩碧相連,吟情雙槳邊。恍疑身是武陵仙,時逢漁父船。岩下溜,洞中天,玲瓏搖翠煙。閑鷗留我共延緣,翻飛還並舷。

太常引

百書一麵幾蹉跎,樽酒邈山河。雙鬢為君皤。正雁語、燈前夢多。鬆江鱸膾,西湖煙艇,有約負鷗波。零墨重摩挲,對青史、青山奈何!

浦先生是編者讀大學時的業師,主講中國古代文學作品。1957年他去北戴河療養,在原定返校回家的前一天,托回校的朋友給家裏帶個信,說明天就回家了。不意當夜胃穿孔,不幸去世。在北京嘉興會館開追悼會時,編者曾前往悼念。參加追悼會的,還有浦先生的好友、文化部部長鄭振鐸先生。轉眼已是半個世紀之前的往事了。

浣溪沙

剝啄當門已不應,觀身渾似定中僧,也緣兀傲也無能。地僻何妨延對,書亡猶得讀牛經,四山風雨一窗燈。

沁園春

笞鳳鞭鸞,羊角扶搖,冷然禦風。訝天都秋杳,早懸白月;文殊鬆老,盡化蒼龍。姑射神人,殷勤仙路,笑指周遭雲萬重。驚呼裏,看濤翻浪湧,朵朵芙蓉。

清都三兩青童,也為我聯翩下碧空。道蟠桃正熟,觴開九醞;玉芝方老,銘草新宮①。彩筆如椽,花箋似錦,待寫東南第一峰。飛動極,忽燈窗推枕,誰打霜鍾?

虞美人

屏霞嶂下猿啼曙,招此投閑侶。看峰看瀑總騰騰,始信清時有味是無能①。雨餘溪漲葡萄綠,沿路鳴琴築。筇邊得句正難名,卻喜聽詩一叟巧相迎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