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一章 單家莊(1 / 2)

單家莊方圓一百來畝,坐落在單家坡下,一條不知名的河水從莊前流過,向北綿延數十裏流經滑台繼續北去,最終在白馬縣附近彙入北麵的黃河。這條河水在單家坡下曲折蜿蜒,圈出了好幾百畝上好的良田,養活了莊子內上千人口。

和北地大多數塢堡一樣,單家莊外圍是一道用黃土壘成的圍牆,圍牆高約兩丈,厚約六尺,最寬處能容駿馬奔馳,牆上開有牆垛,方便弓箭手射箭。牆上隻開了一道門,大門的材質一半為木,一半為鐵,甚是堅固,不易摧毀。大門後麵還有一道鐵棚欄,平時懸在門洞裏,若是有人攻寨,便會用機關將其放下。

自從西晉滅亡以來,胡人大舉進入中原,之後,各路政權為了天下這條肥鹿,殺過來、殺過去,弄得血流成河,民不聊生,老百姓也就生活在了水生火熱之中。為了活命,人們便以宗族為單位,建立塢堡,平時拒盜,某些時候,也會以此來和官兵對抗。

大隋統一天下也就二三十年,開皇年間,倒也過了一些太平年月,官府修生養息、百姓忙於勞作,盜賊什麼的雖說仍然存在,卻沒有到隨處可見的程度,像塢堡什麼的似乎並沒有什麼用武之地了。

那時候,人們之所以仍然躲在高大的圍牆後麵生活,不過是一種習慣罷了!

然而,大業之後,形勢便急轉直下,老百姓為了逃避徭役,紛紛離開土地,淪為流民,天下洶洶,盜賊四起。如此,在廣大的鄉間,塢堡之類的建築不僅沒有減少,反倒越來越多了。既然官府靠不住,能讓他們心安的唯有那高大的圍牆了。

單家莊之所以是單家莊,自然是因為姓單的占了大多數。

其中,占地最廣的建築乃是單雄信所有,他的莊園幾乎占了大半個單家莊,這是因為,單家莊的上千人口,起碼有一半都是他的部曲、或者奴仆。當然,莊子內,也有一部分不是他家的人,然而,這些人卻都是他的同族,平時,也要聽從他這個族長的吩咐。既然,他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了這些人,這些人自然要奉他為主,聽他號令才成。

這便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基層組織。

一個村莊、一個塢堡、一個寨子往往以宗族為單位,整個村莊的事務都歸族長管理,和官府打交道的也是族長,一般情況下,除了征繳賦稅、征發徭役之外,官府是不會關心其他事務的,即便是出了人命案子,亦是如此。

這還是區區一個土豪的力量,像那些世家大族就更加了不得。

滎陽鄭家這類靠近東都洛陽的世家大族還好一些,像清河崔,太原王,範陽盧這樣的大家夥,其家族的莊園往往連綿數十裏,往往一個郡的土地都歸其所有,他們所在那個郡的低等官吏基本都是他們的族人,像朝廷派去的郡守,不過是個人形圖章罷了,根本就管不了事情。

怪不得隋唐時期,朝廷都會大力打擊這些世家大族,要想維持中央集權,要想將朝廷頒發的法令和政策實施下去,必須如此啊……然而,即便經曆了無數來自朝堂上的打擊,仍然沒有傷到這些世家大族的根本。

最後,摧毀這些世家大族的根基的還是戰亂。

取代這些世家大族的乃是文官集團,然而,他們不過是變相的世家罷了,畢竟,權力集團這樣的東西即便是在薛斐所在的那個和諧社會也是存在的,隻不過,他們變得更加隱形罷了!

總之,這是一個豪門世家掌握話事權的時代。

即便是改朝換代,真正掌握權力的仍然是他們。

在瓦崗山裏的時候,薛斐認為自己可以沿著李密所走的路走下去,隻要不犯李密所犯的錯誤便是了。他能夠以瓦崗為基業,攻占東都洛陽,然後,以洛陽為根基,擊敗李唐和各路反王,最終統一天下。那時,他熱血沸騰,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以為憑借自己穿越而來熟悉曆史、以及懂得許多這個時代的人所不知道的知識的這個優勢能夠輕易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所謂爭霸,不過是場過關遊戲罷了!

然而,對這個時代了解得越多,薛斐就越覺得當初的自己想得太容易了。

天真!

這便是現在的他對從前的他下的斷語。

和諧社會是拚爹的時代,然而,和薛斐現在所處的時代相比,後世的那點不公真的算不了什麼……

就拿原本時空的瓦崗軍來說吧。

在翟讓當家的時候,瓦崗軍始終脫離不了蟊賊的命運,即便,翟讓手底下有單雄信這樣的勇將,也有徐世績這樣的智將。後來,李密加盟之後,翟讓漸漸讓出主導權,給了李密一些權力,讓他單獨建立蒲山公營,讓他製定戰略計劃。如此,瓦崗軍才從一群蟊賊變成了可以爭奪天下的強大軍事集團。